2025-03-03 08:07 作者:李先生
一、症状
此病可为害叶片、叶柄、茎秆和果实,多在开花结果后发生。叶片染病,初形成水渍状小圆斑,后在叶两面形成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圆形坏死斑,稍凹陷,其上散生黑色小粒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空气干燥,病组织脱落穿孔。茎杆和叶柄染病,形成大小不等的椭圆形至梭形凹陷斑,中央灰白色,后期产生小黑点,病斑相互汇合使枝叶提早枯死。果实染病,多形成近圆形“鱼目”状凹陷斑,中央灰白色。
二、防治措施
1、种子处理
播前用55℃温水浸种30分种晾干后播种。或用1.05%次氯酸钠浸种20-40分钟,或高锰酸钾200倍液浸种20分钟,或50%的异脲菌为种子重的0.3%拌种,可杀死种子上携带的病菌,起到预防病害发生的作用,
2、垄作倒茬
发病重的棚室,可与瓜类、韭菜、葱蒜类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以减少初侵染来源。
3、田间管理
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增加通风透光,降低棚内湿度,适当控制浇水,水后及时排湿。及时整枝打杈,坐果期叶面喷0.1%蔗糖加0.2%磷酸二氢钾加0.3%的尿素,提高植株抗病性。
4、药剂防治
做好田间调查工作,发现底部叶片出现病斑时,及时进行药剂保护性防治。发病初可用25%嘧菌酯悬浮剂900倍液;10%的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00倍液;80%的大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的异异脲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5%的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的农抗120水剂150倍液;2%武夷霉素200倍液,视病情7-10天早晚喷雾防治,连防2-3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