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1 05:19 作者:李先生
百香果是近几年市场上比较热门的一种水果,随着百香果的流行,我国百香果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增加。在百香果的种植过程中,介壳虫是比较麻烦的一种虫害,如果发生严重的话,往往会给果农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百香果长介壳虫怎么办?
介壳虫:
介壳虫又名蚧壳虫,和蚜虫、粉虱、螨类、蓟马合成农业五小害虫,介壳虫只是统称,实际上其种类繁多,可危害作物也比较多。
当介壳虫危害百香果的时候,主要危害叶片、枝条和果实,无论是成虫还是若虫,危害方式均是通过刺吸式的口器刺入叶片、枝果等组织中吸取果树的营养和汁液,导致百香果营养不良。同时介壳虫的排泄物附着在果树体表,也容易引发煤污病等病害,煤污病会在果实、叶片表面形成霉斑、霉层,阻碍果树的光合作用,对果树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
上面也说到介壳虫的种类比较多,所以不同种类的介壳虫主要危害也不同,比如粉蚧容易在枝叶表面形成一种霉层,腊蚧容易诱发煤污病,盾蚧会造成果实表面形成一种凸起的褐色疙瘩等等。
介壳虫虽然种类繁多,但有着统一的共同点:体型小、繁殖快、能飞翔,所以一旦发生,传播速度和危害强度都比较大。
低龄若虫期是防治介壳虫的主要时期,因为此时介壳虫的表面尚未形成一种蜡质的介壳层,所以药剂喷施上去容易渗透,效果很好,最好是在卵盛孵期,迁移前喷药,灭杀效果更佳。
防治方法:
果园防治介壳虫的方法主要是提前预防,从苗木上要优先选择虫源少、病害少的优质无毒嫁接苗。在种植期间做好园内的管理,结合清园、剪枝等工作,将患病、受害严重的枝条修剪,并销毁处理。
当园内已经发生虫害的时候,对于虫害比较轻的情况,可以选择刮除、剪枝等物理手段消除,刮除之后涂上一层石硫合剂即可。而当虫害比较严重的时候,就要采取化学防治了,根据介壳虫发生情况,选择在若虫盛期进行防治,常见药剂有噻嗪酮、螺虫乙酯、吡虫啉、噻嗪酮、高效氯氰菊酯等等(有机磷类农药不建议使用)。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