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1 02:31 作者:李先生
2016年宁晋县小麦播种面积79.54万亩,平均亩产508公斤,总产40.4万吨,小麦单产、总产与2015年持平。当前,我县小麦即将返青,2月22-24日,技术站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县苗情进行了监测,总体是基本苗充足,冬前个体、群体发育充分,小麦带绿越冬,根据监测调研,提出以下小麦春管建议:
一、
小麦播种基础2016年秋,宁晋县小麦播种面积77.3万亩,比去年减少2.23万亩。小麦播种基础整体较好。一是节水高产小麦品种播种面积大。播种面积较大的品种主要有婴泊700、济麦22、农大399、河农6049、邢麦6号、石麦21、河农827、衡4399、石新828等,优质专用小麦藁优2018、藁优5218面积达10万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二是整地播种质量好。播后镇压面积达到61.8万亩,占全县播种面积的80%,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三是麦田墒情较好。2016年,全县7-9月降雨量429.2毫米,比常年显著偏多77.5毫米,麦田底墒普遍较好。四是播期集中。小麦播种期为10月6-12日,比常年早3-5天,15日播种结束。五是底肥充足,配方合理。平均每亩施用纯氮8公斤、五氧化二磷7.5公斤、氧化钾6公斤,肥料施用合理。六是种子处理面积大。种子包衣及药剂拌种面积达75.2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97.3%,病虫害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二、当前全县小麦苗情特点10-12月平均气温6.9℃,较历年高3℃,其中12月份平均气温0.9℃,较历年偏高2.2℃,未出现强寒潮等有害天气,气温变化平稳,对小麦越冬较为有利。当前,全县小麦苗情明显好于上年同期,好于常年。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苗情均衡一致,壮苗面积大今年,全县的小麦苗情基本上均衡一致。全县77.3万亩小麦,其中一类苗面积50万亩,二类苗面积26.8万亩,
一、二类壮苗占总面积的99%。旺苗面积0.5万亩,占1%。无三类弱苗。(二)群体充足,个体较健壮全县麦田平均亩总茎蘖数83.8万,较上年同期增11.8万;亩3叶大蘖数74万,较上年同期增17.6万;主茎叶龄6.2,较上年同期增1.1;单株茎蘖数3.7个,较上年同期增0.8个;单株次生根3.3条,较上年同期增0.6条。越冬期间,小麦断续生长,个体和群体发育指标均有所增加。综合评价分析,今年越冬后全县小麦群体充足,个体较健壮,根系发育良好,为夺取小麦丰收奠定了基础。(三)小麦越冬冻害轻去年冬季是一个暖冬,整体气温偏高,对小麦安全越冬有利。全县小麦基本上是绿体越冬,并且期间有断续缓慢生长。今年1月下旬,部分麦田小麦叶片尖部有轻微冻害。整体上看,今年是小麦越冬冻害最轻的年份之一。(四)麦田墒情基本适宜2016年10月份,全县平均降水量为59毫米,较常年偏多37.5毫米;12月份,降水量7.5毫米,较常年偏多4.6毫米。同时,冬季多雾寡照天气,土壤水分蒸发量小。今年2月21日,全县出现一次降雪过程,降水量6.8毫米,补充了麦田墒情,有利于小麦返青。
但是,当前我县小麦生产上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一是少数旺苗后期倒伏风险较高。有少数麦田播种偏早,播量偏大,加上暖冬的影响,目前群体较大,亩茎数在120万以上。如春季管理不当,存在后期发生倒伏的风险。二是病虫草害有中偏重发生的趋势。越冬前有少部分麦田发生了麦圆蜘蛛、小麦金针虫危害;高湿寡照天气条件下,部分麦田冬前发生纹枯病、根腐病危害。麦田杂草发生较为严重,局部呈现“密度大、草龄大”的特点。三是少部分麦田未进行播后镇压。少部分麦田未进行播后镇压,也未浇冻水,土壤不踏实,透风跑墒严重。
三、春季管理技术措施根据当前的苗情特点,春季管理要分类指导,因苗施策。稳管壮苗保大穗,巧管旺苗防倒伏,实现均衡增产。重点抓好以下五项技术措施落实。(一)搞好麦田镇压保墒对于整地质量较差、未进行播后镇压、表墒不足的麦田,应在小麦返青前后,选择晴好天气时进行镇压,以破除板结、弥补裂缝、踏实土壤,起到提墒保墒作用。对于播种偏早、播量偏大、返青期亩茎数在120万以上的旺长麦田,在起身期前后要进行镇压,控旺防倒。(二)抓好春季肥水适时管理今年,小麦返青期群体充足,墒情较好,春季肥水管理不宜过早。对于主体壮苗麦田,第一次肥水在起身至拔节期(3月23日~4月5日)进行,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5~20公斤。旺苗麦田第一次肥水要推迟到拔节后(4月5日后)进行,以控旺防倒。(三)突出抓好杂草化除对于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可在气温稳定通过6℃以后,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点~下午4点,根据当地草情、草相等实际情况,选准对路药剂,采用适宜剂量,科学开展麦田杂草防除。化学除草技术性强,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操作,防止除草剂药害事故的发生。(四)及时防治小麦病虫害小麦返青后重点搞好红蜘蛛、金针虫、根腐病、纹枯病的综合防治;在4月中下旬,重点抓好小麦吸浆虫的蛹期防治;小麦抽穗后要强化“一喷三防”技术措施的落实。(五)突出抓好科学防灾减灾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对可能出现的“倒春寒”、霜冻等气象灾害,要快速应对,及时采取准确的技术措施,最大限度的减轻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