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25-02-26 16:33 作者:李先生
一、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至深褐色病斑。后期病斑边缘呈紫褐色,中央为灰白色或浅黄色,并有不明显的轮纹,病部着生褐色小点(病原菌)。
二、发生规律:病菌在病落叶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借风雨传播引起侵害。病害一般于8月份开始发生,逐渐发展,至秋末缓和。通常老叶比嫩叶受害严重。菊花受害程度与品种抗病性有关。据调查,一般黄色花如迎春、秋艳、粉莲、粉紫雀等品种较易感病,而白色花如大立菊、和平等品种则抗病力较强。
三、防治方法:预防方法
1、轮作:盆栽更换盆土。
2、清园:生长季摘除病叶、老叶;花后割去病株地上部分,清除病残体烧毁;深翻埋残落病叶。
3、无病苗木:从无病植株取插条或分根繁殖幼苗。
4、改进浇水方式:不从植株上部淋浇,沿盆缸边缘浇水;在地面铺草木灰、泥炭土等作隔离层减少水淋传播。
5、降低湿度:种植不过密,加强通风透光,改进浇水方法,浇水时间不过迟,降低地上部植株间的湿度,尤其是过夜时的株间湿度。
6、加强管理:避免偏施氮肥,注意氮磷钾均衡配合,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性。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