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4 18:59 作者:李先生
一、玉米缺素症的症状表现
1、缺氮:幼苗矮化、瘦弱、叶丛黄绿;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沿叶片中脉发展,形成一个“V”形黄化部分;致全株黄化,后下部叶尖枯死且边缘黄绿色;缺氮严重的或关键期缺氮,果穗小,顶部籽粒不充实,蛋白质含量低。
2、缺磷:嫩株敏感,植株矮化;叶尖、叶缘失绿呈紫红色,后叶端枯死或变成暗紫褐色;根系不发达,雌穗授粉受阻,籽粒不充实,果穗少或歪曲。
3、缺钾:下部叶片的叶尖、叶缘呈黄色或似火红焦,后期植株易倒伏,果穗小,顶部发育不良。
4、缺镁:幼苗上部叶片发黄。叶脉间出现黄白相间的褪绿条纹,下部老叶片尖端和边缘呈紫红色;缺镁严重的叶边缘、叶尖枯死,全株叶脉问出现黄绿条纹或矮化。
5、缺锌:严重的幼苗出土后在2周内显症,叶片具浅白条纹,后中脉两侧出现1个白化宽带组织区,且中脉和边缘仍为绿色,有时叶缘、叶鞘呈褐色或红色。
6、缺硫:植株矮化、叶丛发黄,成熟期延迟,与缺氮症状相似。
7、缺铁:上部叶片叶脉间出现浅绿色至白色或全叶变色。
8、缺硼:嫩叶叶脉间出现不规则白色斑点,各斑点可融合成白色条纹;严重的节间伸长受抑或不能抽雄及吐丝。
9、缺钙:当土壤缺钙时,幼苗叶片不能抽出或不展开,有的叶尖粘合在一起呈梯状,植株呈轻微黄绿色或引致矮化。
10、缺锰;幼叶脉问组织慢慢变黄,形成黄绿相间条纹,叶片弯曲下披,别于缺镁。
二、玉米缺素症产生的原因
1、缺氮:是因有机质含量少,低温或淹水,特别是中期干旱或大雨易出现缺氮症。
2、缺磷:低温、土壤湿度小利于发病,酸性土、红壤、黄壤易缺有效磷。
3、缺钾:一般沙土含钾低,如前茬为需钾量高的作物,易出现缺钾,沙土、肥土、潮湿或板结土易发病。
4、缺镁:土壤酸度高或受到大雨淋洗后的沙土易缺镁,含钾量高或因施用石灰致含镁量减少土壤易发病;
5、缺锌系土壤或肥料中含磷过多,酸碱度高、低温、湿度大或有机肥少的土壤易发生缺锌症。
6、缺硫:酸性沙质土、有机质含量少或寒冷潮湿的土壤易发病。
7、缺铁:碱性土壤中易缺铁。
8、缺硼:干旱、土壤酸度高或沙土易出现缺硼症。
9、缺钙:是因为土壤酸度过高或矿质土壤,pH5.5以下,土壤有机质在每公斤48毫克以下或钾、镁含量过高易发生缺钙。
10、缺锰:pH大于7的石灰性土壤或靠近河边的田块,锰易被淋失。生产上施用石灰过量也易引发缺锰。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