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葡萄种植建议

2025-02-24 11:25 作者:李先生  

涟源市三甲乡玉峰村是一个有着近100年传统种植葡萄习惯的古村落。农民朋友刀耕火种,辛勤劳作,全靠这葡萄种植作为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全村1553人,467户,共有水田441亩,旱土312亩,森林面积550亩,大小山塘34口,葡萄种植面积已达2200亩,品种多达12个,年产值达1500多万元,为该村人平增收4800元。玉峰葡萄的种植习惯至少可以追溯到
五、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形成规模,九十年代村民自发成立了三甲乡玉峰葡萄专业协会,在协会的组织和引领下,规模迅速扩大,全村农户参与,凡可以利用的旱土、水田、山头全部种上了葡萄。经过多年的探索,“红富士、澳林、腾研、巨峰”等葡萄新品种在玉峰村种植取得了成功,实现了多品种栽植、迟早熟混搭的模式,降低了葡农种植风险,提高了种植效益。

玉峰村葡萄种植由于品种相对单一,种植周期过长,导致病虫害抗性增强,产量品质逐年下降。尤其是品种老化、退化、科学储藏、深化加工等问题成为了该村葡萄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面对千亩老园的品种改良、销售季节异常短暂、温高易腐储藏难、后期加工缺乏技术支持等是玉峰葡农和当地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

几年来,三甲玉峰葡农在种植方式上也越来越注重环保和高效,不断在科学管理、合理施肥、病虫防治、抗旱保苗等方面下功夫,实行科学剪枝、配方施肥、生态防虫、套袋保果等措施,提高葡萄品质和产量。销售上也在摸索改变过去无序经营、零散经营的方式,尝试统一品牌、统一包装,实行精选分类、小包装,集中销售等经营模式。将精选剩下的受损葡萄用来酿酒葡萄酒,不断探索葡萄深加工、精加工。2014年开始尝试酿造葡萄酒的户数达80多户,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使生产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产量和单产提高的同时,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栽培技术的提高及果品质量的改善,葡萄生产开始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葡萄栽培和生产进入产业化新阶段。三甲玉峰葡萄必须在强基础、转模式、深加工、树品牌上做文章。


一、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年久失修的34口大小山塘、水库和800米河堤塌陷、河床淤塞的河道进行整修,完全其蓄水灌溉功能。对G207线至尖岳组、大山岭等葡萄种植地约4公里的道路修通和硬化,为葡农生产、管理、销售提供便利。对进村1公里道路的绿化、亮化和环境卫生加大完善整改力度,美丽乡村容貌。


二、进一步转变生产经营模式。目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品种结构趋于优化,而且品种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三甲玉峰葡农要转变传统的分散、小农经营模式,栽培形式要多种多样,从单纯的露地栽培模式发展到露地与设施栽培模式并存,促早栽培、延后栽培及避雨栽培等多种培育形式。加大引进巨峰、红提、醉金香、火焰无核、和无核白等优新品种。随着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也可以引进一些赤霞珠和西拉等优良品种做为酿酒葡萄的主栽品种,通过葡萄种植合作社的带动,加快葡萄新品种、新技术等信息的进村人户和推广,逐步形成了葡萄生产、销售和加工的产业链条,提高葡萄的商品价值,实现葡萄的优质丰产和可持续发展。


三、进一步强化品牌效益意识。三甲玉峰葡萄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低,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小,投入不足,缺乏组织性,品牌意识薄弱。从生产到销售市场各环节关联性差,“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很难实现产、运、贮、销一体化,削弱了终端产品的竞争力。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规模小、数量少,市场竞争能力不足,对产业的带动能力不够,影响了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玉峰葡萄可以通过品牌包装、开展葡萄节文化等形式向外推广宣传,积极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发展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民协会,不断提高产业素质和果农的组织化程度。

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政策支持下,三甲玉峰葡萄产业依靠葡萄管理技术创新和新技术推广,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大力提升葡萄的市场竞争力,就能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苹果树外围结果内膛弱怎么办? 下一篇:水溶肥脱袋前能打吗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