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0 08:06 作者:李先生
在黄瓜、西瓜、甜瓜等葫芦科作物生产中,都会发生枯萎病,且连作年限越长枯萎病发生越重。
1、症状识别枯萎病的典型症状是萎蔫,一般在植株开花结瓜前后即在田间陆续出现。发病初期病株表现为叶片从下向上逐渐萎垂,似缺水状,中午更为明显,早晚尚能恢复,数日后整株叶片枯萎下垂,不再恢复常态。病茎基部常纵裂,先呈水渍状后逐渐干枯,有的病株被害部溢出琥珀色胶粒。如将病茎纵切,其维管束呈褐色。在潮湿环境下,病部表面常产生白色或粉红色的霉层。
2、病原及发生规律这是一种真菌病害,有半知菌亚门的镰刀菌侵染所致。从病株上收获的种子,种子内部可以带菌,播种带病的种子,苗期就可染病。病菌也可随病残体在土壤和未腐熟的粪肥中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来源,从根部伤口或根毛顶端细胞间侵入。发病的轻重决定于当年初侵染的菌量,再侵染不起多大作用,地上部由于绑蔓等引起的伤口,再侵染也能造成局部枝蔓的萎蔫。秧苗老化、连作地、土壤粘重、干湿交替明显、酸性土发病重。发病的温度范围在8—34℃之间,以24~32℃为最适。
3、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因地制宜,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品种。(2)选用无病新土育苗,采用营养钵或塑料套分苗。改传统的土方育苗为营养钵或自制的塑料套分苗,便于培育壮苗,定植时不伤根,定植后缓苗快,增强寄主抗病性。营养土中加入多菌灵防治苗期枯萎病。(3)选择5年以上未种过瓜类蔬菜的土地种植,或与其他蔬菜实行轮作。(4)嫁接防病。利用南瓜对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免疫的特点,选择云南黑籽南瓜或南砧l号做砧木,取计划选用的黄瓜品种做按穗、采用靠接或插接法,进行嫁接后置于塑料棚中保温、保湿,白天控温28℃,夜间15℃,相对湿度90%左右,经半个月成活后,转为正常管理。采用靠接法的,成活后要把黄瓜根切断,定植时埋土深度掌握在接口之下,以确保防效。(5)加强栽培管理。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减少伤口。提高栽培管理水平,浇水做到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适当多中耕,提高土壤透气性,使根系茁壮,增强抗病力;结瓜期应分期施肥,切忌用未腐熟的人粪尿追肥。(6)药剂防治:①种子消毒,用有效成分0.1%的60%多菌灵盐酸盐可溶性粉剂加0.1%平平加浸种60分钟,捞出后冲净催芽。也可把干燥黄瓜种子置于70℃恒温处理72小时,但要注意品种间耐温性能及种子含水量,确保发芽率。②苗床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克处理畦面。③土壤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4kg,混入细干土,拌匀后施于定植穴内。④药剂灌根。掌握在黄瓜4~5片真叶期、始瓜期或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3.2%恶甲水剂300倍液或60%福·甲硫可湿性粉剂700倍液、3%恶霉·甲霜水剂650倍液、30%恶霉灵水剂800倍液灌根,每株灌兑好的药液0.3~0.5升,或12.5%增效多菌灵浓可溶剂250倍液,每株100毫升,隔lO天后再灌1次,连续防治2—3次,但一定要早防、早治,否则效果不明显。此外,于定植后开始喷洒液体法生产的细胞分裂素500倍液,可明显提高抗性,如能加入0.2%磷酸二氢钾,或喷洒喷施宝每毫升加水11~12升效果更好。⑤涂抹防治。从黄瓜开花期用50%多菌灵1:50倍稀释液涂抹瓜株茎基部,7~lO天1次,连涂2~3次,效果高于灌根法。使用多菌灵的采收前lO天停止用药。如系生产A级绿色蔬莱,每个生长季节,每种农药只准使用1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