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2 04:11 作者:李先生
马铃薯施肥法的无性繁殖过程,经过发芽期、幼苗期和发棵期三个生长期,继而进入结薯期和休眠期,而完成一个生育周期。收获的块茎经过一段休眠之后,在4℃下即可发芽,13℃以上时芽生长较快。茎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1℃;块茎形成期的适宜温度,白天为14~24℃,夜间为12~17℃。土壤酸碱度pH5.0~6.5
生长条件
短日照和强光照有利于块茎的膨大,温度过高形成的块茎小。马铃薯宜选用排水好、耕层深、有机质含量高、肥沃而疏松的砂壤或壤土中种植。土壤酸碱度以pH5.0~6.5较适宜。
需肥特点
氮使茎、叶生长繁茂,叶色浓绿,光合作用旺盛,增加有机物质积累,蛋白质含量提高。若氮肥过多,特别
是在生长后期过多,促进植株徒长,组织柔嫩,推迟块茎成熟,产量下降。磷促进植株生育健壮,提高块茎品质和耐贮性,增加淀粉含量和产量。若磷不足则植株和叶片矮小,光合作用减弱,产量下降,薯块易发生空心、锈斑、硬化、不易煮烂,影响食用品质。钾能增进植株抗病和耐寒能力,加速养分转运,使块茎中淀粉和维生素含量增多。钾若不足则生长受抑制,地上部分矮化,节间变短,株丛密集,叶小呈暗绿色渐转变为古铜色,叶缘变褐枯死,薯块多呈长形或纺锤形,食用部分呈灰黑色。
硼有利于薯块肥大,也能防止龟裂。对提高植株净光合生产率有特殊作用。铜能提高蛋白质含量,增加植株呼吸作用。增加叶绿素含量,延缓叶片衰老和增强抗旱能力都有良好作用。同时也有提高植株净光合生产率的作用。
马铃薯在生育期吸收钾肥较多,氮肥次之,磷肥较少。氮素是从萌芽后到花蕾着生期前后含量较多。磷的含量随着植株生长期的延长而下降。钾的含量在萌芽时低,萌芽后迅速增加,在开花期后反而下降。镁和钙都有随生长期延长而增高的趋势。茎叶中的养分在块茎开始膨大时向其中运转。块茎中无机成分氮和钾占其全吸收量的70%,磷占90%,钙占10%,镁占50%左右。
施肥技术
以有机肥为主,一般用量为每公顷1.5~3吨。施用方法依有机肥的用量及质量而定,(使用广西天元顺丰科技有限公司“农导师”牌有机肥每亩120kg)质优的有机肥可顺播种沟条施或穴施在种薯块上,然后覆土。粗肥量多时应撒施,随即耕翻入土。磷、钾化肥也应作基肥施用。
种肥
在播种薯块时施用,用钙镁磷肥或配施少量氮肥作种肥。但要注意,氮、磷肥不能直接接触种薯。许多地区有用种薯蘸草木灰播种的习惯,草木灰除起防病作用外,兼起种肥作用。(使用广西天元顺丰科技有限公司“农导师”牌有机肥每亩120kg即可,如基肥己施用,种肥可免再施用)
追肥
多半是用氮素化肥,其用量因土壤肥力、前茬作物、灌溉、密度及磷肥施用水平而有所不同。在不施有机肥条件下旱作时,氮肥作追肥效果较差,以作基肥为宜,施氮量一般为每亩4kg氮。如果现蕾期能浇一次水,则提高到6kg氮,浇水前开穴深施。对甜菜、高粱之后种植的马铃薯应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到每公顷7kg氮;密度增大或配施磷肥时,氮肥用量应增加到每亩9kg氮。总之,马铃薯的氮肥用是根据条件每公顷施用4~9kg氮,在马铃薯开花之前施下。开花后一般不再追施氮肥。在后期,为了预防早衰,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喷施0.5%尿素溶液和0.2%磷酸二氢钾溶液作根外追肥。(使用广西天元顺丰科技有限公司“农导师”牌高氮高钾型腐植酸水溶肥每亩滴灌或喷灌20kg即可)
施肥标准
每生产1000kg马铃薯,需氮4.4~5.5kg、五氧化二磷1.8~2.2kg、氧化钾7.9~10.2kg。三者比例为1:0.4:2。马铃薯是典型的喜钾作物。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马铃薯施肥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