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9 22:29 作者:李先生
7月10日晚至12日,我区普降大暴雨,导致我区部分乡镇山洪暴发,地势低洼的地、田块普遍遭受洪涝灾害。为了确保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请各乡镇一定要采取补救措施,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一、水稻受洪涝灾后的补救措施
目前我区水稻正处于孕穗—始穗期,抗涝能力差,如洪水没顶会造成穗空壳多、结实率低。没顶1天以上,会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如管理措施得当,影响较小。主要补救技术措施:
1、迅速排水。水稻受淹后要尽快使稻株露出水面,减少受淹时间和程度。洪灾过后,阴雨天可一次排水露田,而晴热天则应逐次排水,防止稻株因生理失水而枯萎死亡。排水后正值高温季节,稻田要保持湿润或浅水层,以防稻株失水青枯。
2、洗叶护苗。水稻受淹后要尽快用清水冲洗去除污泥,可采取边排水边洗叶,同时清除田间枯枝烂叶等杂物,以利稻株保持正常的光合作用;对倒伏的稻株要扶正,提高上部功能叶光合能力。
3、看苗施肥。水稻受淹后根系活力衰退、吸肥能力减弱,易导致茎叶枯黄,因此要根据水稻受淹时间、程度和稻株长势等情况进行追肥。处于孕穗或抽穗杨花期可亩用尿素1-1.5公斤、磷酸二氢钾100-15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使稻株尽早恢复生长。
4、防病治虫。水稻受淹后,自身抗性减弱,加上病源菌随洪水传播,病害容易蔓延,同时暴风雨会加速虫害迁入。当前重点要在植保部门指导下做好破口抽穗期稻瘟病和“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防控。
对被洪水淹没时间较长的水稻,幼穗已坏死,可将上部割去,利用稻株能长出新腋芽的特性,蓄留再生稻,稻桩保留33——40厘米,然后根据苗情追旋尿素等速效氮肥,后期根外喷施磷钾肥1——2次,并注意防治病虫害。
二、玉米受洪涝灾后的补救措施
目前我区玉米正处于灌浆期,受涝后会出现倒伏、秃穗等现象,应加强田间管理,减少产量损失。
1、清沟排水。玉米既怕干旱又不耐渍,长时间渍水不仅会导致烂根、烂叶还会引发病害。应疏通田头沟、围沟和腰沟,及时排除渍水,促进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和成熟。
2、及时扶苗,设立支撑。退水后地面泛白时,及时去除已经折断的植株,收获嫩玉米;对水泡、倒伏的玉米植株,结合中耕培土扶正植株,并洗去叶面泥土,用竹杆支撑植株。
3、防治病虫害。田间积水,土壤水分饱和,空气湿度大,易发生玉米茎腐病、大小斑病及玉米螟等病虫害,应在植保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三、其它粮油作物受洪涝灾后的补救措施
一是中耕培土,清沟排水,及时扶苗;二是看苗追施速效肥,后期补施磷钾肥;三是做好病虫防治工作。
对受灾特别严重,造成绝收的田块,要尽快补种改种。一是可以改种红苕;二是可以改种黄豆;三是可以补种夏秋玉米;四是可以改种蔬菜等经济作物。
万州区农技站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