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8 03:19 作者:李先生
鲜食甘薯安全贮藏越冬,错季销售给薯农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在甘薯主产区,贮藏甘薯已成时尚。鲜薯体积大,含水量高,组织幼嫩,皮薄易破损、易受冷害和感染病害而发生腐烂。甘薯性喜温怕寒冷潮湿,贮藏期间甘薯病害主要有黑斑病、软腐病、线虫病和湿害、干害等。发病的主要原因:薯块和薯拐带菌,旧窖传染及薯块受冻、水渍、破伤等。贮藏期间温度、湿度和空气等环境因素控制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薯块的保存质量,处理不好造成上述甘薯病害的发生,给贮藏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防治方法
一、贮藏前要用硫磺、福尔马林或多菌灵对贮藏间的四周、地面进行消毒灭菌,挑选无病、无伤、无虫眼的薯块贮藏。
二、薯块的体积不要超过贮藏空间的三分之二。
三、控制好贮藏间的温度、湿度和通风透气等环境因素。贮藏期可以人为分成三个时期,前20天为前期也称“发汗期”,由于外界气温高,薯块自身生理活动等特点,呼吸较旺盛并散发出大量水分。此期管理应以注意通风散湿为主;贮藏中期为20天以后至次年的2月份,也是管理的关键时期。最适温度应保持在10—14摄氏度,相对湿度85%—90%。当温度达到15摄氏度以上薯块就容易发芽,降低了商品性,但贮藏间内温度要长期低于9摄氏度容易发生冻害,薯块内部变褐发黑,发生硬心,蒸煮不烂,且有异味,并有可能受到低温性病菌的侵入。湿度过大达到饱和时(薯块上有水滴出现)易发生黑斑病和软腐病;湿度低于80%薯块开始缺水,薯皮颜色发暗,出现干缩糠心。如果贮藏间长时间通风不好,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薯块会发生腐烂。次年3月份以后为贮藏后期,外界气温逐渐升高,此期重点是注意通风降温,使温度不超过15摄氏度。在贮藏间的不同部位应分别放置温度、湿度表,定期观察,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及时有效的管理措施,达到安全贮藏的目的。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