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如何防治荔枝炭疽病

2025-02-17 09:40 作者:李先生  

1名称:荔枝炭疽病

2危害情况

该病是荔枝幼龄树的重要病,严重发病时,病叶率可达30~45%。严重影响幼龄树的生长发育。3症状

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尤其是幼苗、未结果和初结果的幼龄树发病特别严重,成龄树的嫩梢、幼果也可被害。

1.叶片

叶片上的症状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慢性型:叶片病斑多从叶尖开始,亦有叶缘、叶内发生的。初在叶尖出现黄褐色小病斑,随后向叶基部扩展,严重时,病斑占据整个叶片的二分之一至五分之四以上,病斑变为褐色。病健界线分明。前期叶面和叶背均为深褐色,后期病部叶面为灰色,叶背仍为褐色。叶缘或叶内发病的则呈椭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潮湿时,叶背病部产生黑色小粒点。严重时,病叶向内纵卷,易脱落。急性型:一般多在未转绿时的嫩叶边缘或叶内开始发病,初未针头状褐色斑点,后变为黄褐色的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凹陷病斑,初期有不明显的轮纹,后期呈黑褐色,病部易破裂。后期叶背病部生深黑色小粒点。

2.嫩梢

顶部先开始呈萎蔫状,然后枯心,病部呈黑褐色,后期整条嫩梢枯死。嫩梢一般发病较少,多在阴雨天气下呈急性型发生。

3.果实

在幼果直径10~15毫米时开始发病,先出现黄褐色小点,后呈深褐色,水渍状,病健交界处不明显,后期病部生黑色小点。

4病原

无性阶段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盘长孢属[Gloeosporium

fructigenum

Berk.]。有性阶段为子囊菌亚门的小丛壳属[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Schr.

et

spauld]。5发病规律

荔枝炭疽病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树上和落在地面的病叶上越冬。借助雨水和气流进行传播,以雨水传播为主。该病一般在4月中旬至6月上旬发生。6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

注意深翻改土,增施磷钾肥有机肥,切忌偏施氮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2.减少侵染来源

冬季彻底清园,剪除病叶、枯梢,集中烧毁。并喷洒杀菌剂进行防治。

3.叶面喷施氨态氮

生物学特性研究证明,尿素等氨态氮对病菌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叶面喷施氨态氮可增加叶面吸收外源营养,使植株叶面浓绿,提高植株的长势,从而增强抗病性。氨态氮肥的使用浓度为0.5~1%,可与杀菌剂混合喷洒。

4.认真抓好防虫工作

荔枝蝽象等害虫刺吸造成的伤口,有利于孢子的萌发侵入;此外,荔枝蝽象还能携带分生孢子传播,成为扩大再侵染的途径,因而要注意及时防治。

5.化学防治

在春、夏、秋抽梢后,叶片展开但还未转绿时,就应该抓紧喷药。保果可在4月中、下旬或幼果5~10毫米大时开始喷药,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可收到明显的防治效果。可选用下列农药: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600倍液。为了防治抗药性,可交替使用。4月上、中旬应重点保护春梢,此期间正是荔枝蝽象猖獗期,可结合杀虫剂混合喷药,能收到防病灭虫的良好效果。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杏树上长蚜虫该打啥药 下一篇: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方法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