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6 15:51 作者:李先生
一个新育成的品种能否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必须经过筛选、区试、生试等试验环节以及通过品种审定,而只有科学、严谨地对待品种试验工作,才能真正筛选出生产所需新品种。为了全面提高品种试验质量,防止人为因素影响试验准确性,现将近年来在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总结分析如下,供承试人员参考。
一、试验田块在缺苗情况下补种其他水稻品种
1、存在问题:一是致使该品种插植小区面积不够。二是不同品种植株高度不同,小区间通风透光程度差异大,且熟期有时不一致,给管理及收获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同时在收获时也容易出现差错。
2、原因分析:主要原因是因供试种子数量不够或种子发芽率低,其次是因鼠害及不良天气影响造成秧苗不够,结果造成有什么品种秧苗,就补种什么品种。
3、解决办法:供种单位要提供足够数量的种子,且发芽率达80%以上的种子,承试者在参试品种播种后,要经常检查,加强田间管理,确保苗全苗壮,同时要留意观察,及早发现缺苗情况,缺苗补播相同品种。
二、试验田土壤肥力不均,田块不平整、漏水、漏肥
1、存在问题:有的试验点不认真考虑试验田块选择问题,常常出现试验田土壤肥力不均匀或试验田块不平整,漏水、漏肥等现象。
2、原因分析:有的试验点在选择试验田块时不够规范,对试验田块土壤肥力是否均匀一致、试验田块是否平整及是否漏水漏肥等问题不够重视。
3、解决办法:在田间试验中土壤肥力差异性是引起试验误差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讲,进水口至出水口土壤肥力渐次增加,因此,首先应提高承试者对选择试验田重要性的认识,注意试验田土壤差异的控制,尽可能选择试验田土壤质地、土壤肥力、土壤环境等均匀一致的田块。其次是采用合适科学的田间试验设计,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如在移栽前平整田块、加固田埂、灌水时加强看护等,保证参试品种不缺水、不缺肥,保证试验田块栽培条件的一致性。
三、试验工作沟过窄
1、存在问题:有些试验点在田间设计时,留工作沟过窄。工作沟过窄不便于承试者进行田间观察记载,也给小区耕作栽培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2、原因分析:有些试验点选择的试验田面积不够,无法预留较宽的工作沟,有的试点存在惜地思想,认为工作沟太宽浪费土地;有的试点对留试验工作沟的具体要求不清楚,按自己的意愿留工作沟,导致不标准操作。
3、解决办法:认真学习筛选试验基础知识,掌握留工作沟的具体要求,选择面积充足的试验田,严格按照试验要求设置工作沟,使各个小区间、小区与保护行间间距保持一致,应小于33cm,田块中央工作沟宽40cm左右。
四、错过最佳时机调查筛选试验观察项目
1、存在问题:水稻筛选试验的观察记载项目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如基本苗、最高苗、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株型、熟色、整齐度、倒伏及发病时期等,如果过了调查的最佳时机,获得数据不准确,也就不能真实反映品种的本来面目。
2、原因分析:有的试点承担试验任务过多,调查时间安排不合理,或受其他业务工作的影响,往往使一些试验观察记载项目错过了最佳调查时机,有的试点对观察记载项目的时间要求不太清楚,按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调查。
3、解决办法:实行专人负责,加强试验基础知识培训,全面提高承试者素质,对一些时间性要求较强的观察记载项目,在印制观察记载本时做重点提示,使承试者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调查记载。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