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番茄的产地环境、产量指标、栽培技术、采收及后续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洪雅县绿色食品番茄生产。
0000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715.3-2010
瓜菜作物种子
茄果类
NY/T391-2013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3-201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2013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000013 产地环境条件
000013.1 环境条件:符合NY/T391-2013要求。
000013.2 土壤条件:土壤耕层深厚,排灌方便,结构和理化性状良好,PH值6~7.5,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达到NY/T391-2013规定的三级以上的坝、丘、低山区砂壤土、壤土。
000013.3 危险物管理:农药及有毒、有害危险物按规定严格管理,不得在田间存放。
000014 产量指标
本标准的产量指标为每亩2500~4000公斤。
000015 栽培技术措施
本条款没有说明的栽培技术措施,仍按常规农耕农艺措施实施。
000015.1 品种与种子
000015.1.1 品种选用:选用优质丰产、抗病虫、抗逆性强、商品性好、耐贮运的品种。
000015.1.2 种子质量:符合GB16715.3-2010要求。
000015.1.3 种子特殊要求:拒绝使用转基因品种。
000015.2 种子处理:用55℃温水浸种5分钟。
000015.3 播种与育苗
000015.3.1 播期:春番茄品种11月上~中旬,秋番茄品种6月下旬~7月上旬。
000015.3.2 苗床地:选用3~5年内未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作苗床,并与生产田隔离。
000015.3.3 苗床地培肥:亩施腐熟人畜粪1500~2000公斤、磷肥25公斤。
000015.3.4 苗期管理:及时覆土、匀苗,适时通风炼苗,注意防治病虫。
000015.4 移栽
000015.4.1 适期:早熟品种2月中旬~3月上旬,中、晚熟品种3月中旬~4月上旬。
000015.4.2 整地施肥:前作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翻耕炕土。整地前,亩施腐熟人畜粪2000~2500公斤、油枯25-30公斤、配方肥20~25公斤。
000015.4.3 作厢:厢宽80~100厘米、沟深20~30厘米。
000015.4.4 密度:每亩3000~4500株,每厢双行,窝距30~35厘米。
000015.5 本田管理
000015.5.1 肥水管理:视苗情适时施用催苗肥和初花肥,以清淡腐熟人畜粪为主。第一穗果膨大初期,亩施腐熟人畜粪1000公斤、生物有机肥20-30公斤、配方肥10~15公斤、草木灰100公斤;采收初期至第
二、三穗果膨大期,酌施1~3次腐熟人畜粪,每次亩施500~1000公斤。视旱情结合追肥时浇水。
000015.5.2 搭架:及时用竹杆搭架绑蔓。
000015.5.3 中耕除草:及时中耕除草,培土。
000015.5.4 田间管理:及时整枝打杈和摘除老黄、病叶,加强通风透气。
000015.5.5 病虫防治
000015.5.5.1 合理轮作:与非茄科作物轮作。
000015.5.5.2 诱杀:黄板诱杀蚜虫,糖酒醋毒液诱杀小地老虎成虫。
000015.5.5.3 药剂防治:适当放宽防治指标,每种农药全生育期只使用一次。
000015.5.5.3.1 晚疫病:亩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60公斤常量喷雾,每隔5~6天喷1次。
000015.5.5.3.2 早疫病:发病初期,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60公斤喷雾,7~9天一次,连喷3~4次。
000015.5.5.3.3 青枯病:发病初期用代森锰锌防治。
000016 收获及后续管理
000016.1 采收:及时采收。
000016.2 运输、贮藏:执行后续标准。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