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冬小麦叶面施肥经验谈

2025-02-16 14:12 作者:李先生  

  2010年和2011年两年,我国在冬小麦双高种植体系中,已经将叶面施肥技术派上了大用场。这是事实,也是经验。总结该措施应用的背景条件、技术含量和在冬小麦争创高产高效“双高”生产体系中的潜力与效益,对于未来更为理性地应用叶面施肥技术非常必要。本期请专家就此详解。

  2010年春我国冬小麦主产区的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遭遇持续低温天气,加上阴雨光照不足,对于返青后麦苗的正常生长很不利。根据前期分析,当年冬小麦的生育期比常年要推迟7~10天,例如,早衰可能导致小麦灌浆期缩短,这就要降低千粒重等。为了减轻灾害天气的影响,农业部及各地农技人员高度重视并加强了中后期麦田(微博)管理,在施肥方面,针对小麦后期根系吸肥吸水能力下降的特点和矛盾,抓住杨花—灌浆这段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广泛大力推行了“一喷三防”技术措施。即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通过在小麦叶面供应养分以弥补根系在后期吸收力下降造成的损失,达到延缓小麦植株衰老、减少干热风为害,增加小麦灌浆强度,增加粒重,从而保持产量的技术。据各地农科所田间测定与统计,该技术当年推广面积达1亿亩以上,不少麦区到成熟收获时小麦千粒重比前期预测平均增加1克以上,普遍克服了减产,为灾年获得冬小麦大面积保产提供了技术支持。正因为这样,在没有明显灾害的2011年,农业部门仍然在一部分高产麦区推广了这一技术,生产实践证明效果是肯定的。

  通过两年的生产应用效果,建议:

  1.在双高小麦生产体系中,杨花—灌浆的后期生育对于保产量是至关重要的。后期水肥管理不可放松。尤其是对于现代高产品种,后期水肥管理是创高产的关键,正如农谚所述:“麦收三不少,穗多穗大籽粒饱”,说明后期水肥管理对产量的形成很关键。无论是出现过旺贪青还是早衰,二者都会导致减产。这时水肥管理的目标是保持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转,争取粒重。由于后期根系活力下降是规律性所趋,所以,开启根外补充途径是加强后期营养调控的正确选择,后期叶面积大,通过叶面施肥直接供应养分快,避免养分在土壤中的固定与退化,所以养分利用效率要高于土壤施肥。

  2.在气候反常环境恶化的条件下,要争创小麦双高,除了采用根部施肥以外,也应该充分科学利用叶面施肥技术,尤其是逢高温旱季表土层干旱又无灌溉条件时,根际土壤的有效养分运输不畅;或在涝洼积水地快,作物根系缺氧,导致作物不能正常地吸收养分的特殊情况下,要采用叶面施肥的办法。

  3.冬小麦后期叶面施肥作为双高生产体系的常规措施,一般对于群体较大苗情正常的麦田,为了防止后期干热风可能造成的倒伏,在开花后—灌浆期喷施2~3次,内含1%~2%的黄腐酸、0.5%~1%的尿素和0.2%~0.3%的磷酸二氢钾的混和液,在有需求有条件的地区,后期小麦叶面施肥的成分还可增加硼肥、硅肥。

  总之,合理使用叶肥有利于保小麦千粒重,并且通过调节蒸腾作用,增加植株抗干热风的适应性,减少收获前干热风所引起的倒伏,有利于稳产。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中国农业大学(微博)教授 曹一平)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苦瓜种植技术规程 下一篇:棉花吐絮期下雨应对方法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