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附子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
依据品种特性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在实践中,我们选择了中熟品种作为侧枝生产的主要品种。如优秀、绿风等。
(二)、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
1、光照
附子对光照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但在生长过程中喜欢充足的光照,光照足时植株生长健壮,能形成强大的营养体,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养份的积累,并使附子的品质好,盛夏阳光过强也不利于附子的生长发育。
2、温度在5— 20℃ 范围内,温度越高,附子的生长发育越快。最适发芽温度为20— 25℃ ,幼苗期的生长适温为15— 20℃ 。附子具有很强的耐寒和耐热性,莲座期生长适温为20— 22℃ ,根茎发育适温为15— 18℃ ,但只要不受冻害,根茎在 5℃ 甚至以下的低温仍可缓慢生长。不同品种、不同苗龄对完成春化所需温度要求的差异比较大,因此周年栽培时品种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3、水份
附子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需水量较大,尤其是叶片旺盛生长和根茎形成期更不能缺水,即使是短期干旱,也会降低产量。苗期多雨或土壤湿度过高易引起黑腐病、黑斑病等病害。根茎形成期土壤湿度田间持水量70—80%左右才能满足生长需要。
4、土壤养份
附子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但过于贫瘠则植株发育不良,产量品质低下;而土壤过分肥沃又会导致花蕾疏松和花苔空心。附子适宜在排灌良好、耕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和沙质壤土上种植。适应土壤PH范围5.5—8,但以6为最好。附子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肥料,其N、P、K比例为14:5:8。幼苗期对氮素的需要相对较多,根茎开始分化以后对P、K的需要量相对增加。注意在根茎发育过程中,施用适当的微量元素叶面肥将会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
(三)、整地、施肥与定植
附子生长势强,需肥量大,必须结合整地施足基肥。一般亩施优质圈肥 4000公斤 ,腐熟大粪干500至1000公斤,过磷酸钙30至40公斤,草木灰 50公斤 。铺施基肥后深耕细耙,并接着整平,做成1.3至1 .5米 宽的平畦。
(四)、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在植株封行前一般中耕1—2次,结合清除杂草,有利于生长。
2、灌水
附子在各生育期需水量有所不同,如受旱或渍水长导致根茎空心、黑心等现象,影响产品和品质,一般幼苗时浇足定根水,浇水次数并结合中耕,促进根系生长,在附子形成期应增加灌水量及灌水次数。防止干旱,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涝渍。
3、追肥
附子需肥水量大,除施足底肥外,应根据不同生长期适时追肥。追肥应掌握“前促、中控、后攻”的原则,即苗期追施氮肥,促进营养生长,中期控制施肥,后期攻根肥。幼苗用1:5的清粪水提苗,一周一次。定植后25—30天用尿素或复合肥每亩20千克穴施,施后浇水以防受旱烧苗,附子形成期应重施一次追肥,即复合肥25千克,尿素20千克,促进附子肥大。
(五)、病虫害防治
附子在成熟时就禁止喷施农药,在植株生长的后期,病虫害较多,采收要特别重视病虫害防治。后期病害主要有黑腐病(次病采用20%敌克松1000倍液进行防治)、根种病(用50%的百菌清1000倍液防治)、菌黑病(58%的黑菌清1000倍液防治)。虫害主要有小菜蛾(采用2.5%敌杀死1500倍液进行防治)、菜青虫(防治小菜蛾时兼治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