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25-02-14 16:45 作者:李先生
玉米南方锈病在1998年首次北移,据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报道1998年河北邯郸、沧州地区锈病流行,造成减产20%—30%,重者达80%以上,甚至绝收。2000年该病又有蔓延趋势,2004年该病再次在我国各玉米区大范围肆虐流行。其发生条件生产上早熟品种易发病。高温多湿或连阴雨、偏施氮肥发病重。今年7月—8月雨水多,河北的邯郸、邢台部分县遭遇洪水,气候高温高湿非常有利于该病发生。该病在南方以夏孢子辗转传播、蔓延,不存在越冬问题。在北方则较复杂,菌源来自病残体或来自南方的夏孢子及转主寄主一酐浆草,成为该病初侵染源。田间叶片染病后,病部产生的夏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蔓延扩展。防治措施:(1)选育抗病品种。(2)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提高寄主抗病力。(3)加强田间管理,清除酢浆草和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侵染源。(4)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