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25-02-14 15:23 作者:李先生
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以种子处理为主;玉米黑粉病的防治则以减少菌源、种植抗病品种为主。
1、选用抗病品种
2、加强田间管理。预防玉米丝黑穗病发生,要求播种时气温稳定在12℃以上,提高播种质量,尽量创造利于种子快发芽、快出土、快生长的条件。预防玉米黑粉病,要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量施氮肥,及时灌溉,特别是抽雄前、后要保证充足水分供应,及时防治玉米螟,尽量减少农事操作中的机械损伤。
3、减少菌源。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进行高温堆肥,合理轮作,不从病区调种子,以上办法对两种病害预防都十分有效。发现丝黑穗病时要及时拔除病株,其早期特异症状从幼苗3~4叶期即开始表现。苗期剔除病苗、可疑苗。拔节至抽穗期,病菌黑粉未散落前拔除病株扫残。病株要深埋、烧毁,不要在田间随意丢放。对于黑粉病要在病瘤未变色之前及时摘除,并将病瘤带出田外处理,不需要拔除病株。
4、药剂防治(1)种子处理。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可用种子重量0.5%—0.7%的多菌灵拌种,或用25%三唑酮200g拌种50kg。防治黑粉病,可用15%三唑酮60—90g拌种100kg。(2)喷药防治。主要针对玉米黑粉病,玉米出苗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进行土表喷雾;玉米抽雄前15%三唑酮750—1000倍液喷雾。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