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稻曲病是水稻生长中后期常见的一种病害,仅发生在水稻穗部,且多数发生在穗下部,发病概率达60%;稻曲病常见的症状是在稻穗上形成黄色或墨绿色的稻曲球。稻曲球呈粉状颗粒,有时表面龟裂。病菌进入谷粒后,主要侵染花丝并在颖壳内形成菌丝块,菌丝块随后增大突破内、外颖,露出块状的孢子座。孢子座最初呈现黄绿色,然后转变为墨绿色,包裹颖壳,呈近球形,体积可达健粒的4—5倍。最后孢子座表面龟裂,散出墨绿色粉末。造成空瘪粒增加,病菌产生的毒素还会进一步污染稻米,人畜食用后,可造成中毒现象。发病后一般可减产20%-30%左右。近期植保站技术人员到江那听湖、脚侧竜、者腊的批洒、街上等地调查,病田率达35%,平均病株率达15.4%,高的达52%,平均病穗率达16.8%,高的达61.2%。防治药剂:1、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450ml兑水喷雾防治;2、亩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17.5于兑水喷雾防治;3、亩用2.5%稻曲宁(井冈霉素和枯草芽孢杆菌复配制剂)水剂450克兑水喷雾防治。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