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造成玉米倒伏的成因预防及补救措施

2025-02-14 02:08 作者:李先生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茎秆旺长,中后期受雨水、大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倒伏。倒伏分两种即倒伏和茎折。倒伏可以补救,茎折则没有补救办法。玉米倒伏,轻者减产10-20%,重则减产30-40%。因此在生产实践中,要防治玉米倒伏,必须掌握好玉米倒伏的成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对症下药方能事半功倍。


一、引起玉米植株倒伏的主要原因

1、玉米品种抗倒性差。抗倒性是指抗根倒、茎倒、茎折,抗倒性好的品种应是株高与穂位适中,根系发达,茎秆坚韧,抗玉米螟危害。当玉米品种茎粗系数(茎粗/株高)大,穂位系数(穂位高/株高)小时,抗倒能力强,茎粗系数为1-1.2,穂位系数为40时一般不会发生倒伏。

2、种植密度过大,植株茎秆长势较弱,容易造成倒伏。

3、肥水管理不合理。肥料使用不平衡,氮肥用量过大,磷钾肥用量不足,造成营养元素失衡,玉米茎秆的柔韧性降低,抗拉能力下降,从而造成玉米植株的抗倒伏能力下降;玉米生长期间浇水不当,也容易造成植株抗性降低,尤其是在玉米生长前期,氮肥和水分过多极易造成水渍弱苗或植株旺长,降低玉米的抗倒能力。

4、病虫危害。抽雄期玉米螟危害严重、茎秆虫蛀率高,茎腐病严重等均会造成玉米倒伏。

5、高温、多雨、多风、寡照。

6、除草剂和控旺剂使用不合理。如8叶以后用二甲四氯除草剂,气生根严重萎缩不长;玉米控旺剂使用过迟,叶片数超过12片,玉米已过拔节期,对玉米造成不正确的缩节现象即本来应当使基部1—3节间缩短,现在反而造成中部4—5节间比基部1—3节间缩短,不但不能有效防止玉米倒伏,还导致玉米生长不良,后期造成玉米减产。


二、预防玉米倒伏的措施

1.选用抗倒伏玉米品种。玉米品种间的抗倒性存在明显差异,在选购种子时应选用那些抗倒性、抗病性强的品种。 

2.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按适宜种植密度留苗,防止过稀或过密,最大限度地发挥好玉米群体和个体的增产潜力,从而实现玉米高产稳产。 

3.平衡施肥,合理浇水。氮、磷、钾三要素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生理效应,每一种元素的缺乏或过剩,都会造成玉米生长发育的失衡,从而造成玉米植株综合抗性下降。为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和高产稳产,氮、磷、钾三要素应配合使用,进行平衡施肥,并使用多元微肥。玉米苗期到拔节期应适当控制浇水,进行蹲苗。试验表明:苗期控制浇水进行蹲苗的玉米,植株高度可下降10—30厘米,尤其是植株下部节间明显缩短,韧性增强;玉米根系量增加3-6条/株,并且根系下扎较深;抗倒性明显提高。

4.及时防治病虫害。目前玉米生产中主要病害有:大小斑病、青枯病、矮花叶病、锈病、粗缩病、苗枯病、纹枯病等;虫害包括:粘虫、玉米螟、蚜虫、红蜘蛛、地老虎等,要认真搞好病虫检测,做好预防,强化综合防治。  

5.根据长势情况采用化控技术。种植密度比较大,有倒伏危险的地块,可在拔节以后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来抑制株高,降低植株重心。不仅可以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还可使植株矮健,光合作用增强,提高种植密度,通过化控一般可增产15%以上,在玉米的7-10片叶使用,使用化控技术一定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使用。

6.严禁8叶以后使用激素类除草剂。如果使用,必须定向喷施,且不能喷到玉米的根部。


三、玉米倒伏后的补救措

1、玉米在孕穗期前倒伏,不可动,不可扶。倒伏后3天之内能自然直起,靠近地面的茎节迅速扎根,由于根量增加,不会再有二次倒伏,对产量没有影响,一旦扶起,必然伤根,并且不再扎根,不仅影响产量,而又容易发生二次倒伏。

2、玉米在抽穗后倒伏,不可剪叶,不可去头,只能扶起扎把。扎把时把果穗扎到绳子上边,不可把果穗扎到下边,扎把的数量以3—4棵最好,不要超过5棵,超过5棵,再遇暴风雨易折断。

3、扎把时要扎紧,不能松动。

4、扎把要求当天倒、当天扎完,最多不能超过3天,3天后不能再扶,再扶伤根反而更加减产。

5、千万不可以只是扶起培土就完事,同时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倒伏后3天内有大风,扶起后仍然容易折断。

6、扶起后要及时施肥或喷施叶面肥,并注意加强病虫害防治。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佛甲草的耐寒性能 下一篇:茄子落花是什么原因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