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大豆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5-02-12 12:30 作者:李先生  

大豆种病害防治措施1.大豆根腐病: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并造成为害,减产幅度在25%~75%或更多。被害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主要症状是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并向上不同程度扩散至下部侧枝,使病茎髓部变褐,叶柄基部缢缩,叶片下垂,但不脱落。药剂防治主要应用58%瑞毒霉锰锌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用量均为种子量0.3%~0.4%拌种。  

2.大豆菌核病:大豆菌核病主要浸染茎秆,7月下旬开始发病,浸染初期茎秆上有褐色病斑,以后病斑上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后变黑色颗粒(菌核)。纵剖病株茎秆,可见黑色圆柱形老鼠屎样的菌核,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药剂防治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核菌净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  

3.大豆灰斑病:又称斑点病,一般在6月上中旬叶上开始发病,7月中旬进入发病盛期。豆荚从嫩荚期开始发病,鼓粒期为发病盛期,7~8月份遇高温多雨年份发病重。主要为害叶片,严重发病时几乎所有叶片长满病斑,造成叶片过早脱落,受害减产20%~30%,品质降低。药剂防治:除在播种时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外,在大豆花荚期,每公顷用40%多菌灵胶悬剂1.5公斤,对水450公斤喷雾。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1、选好种。要结合当地生产情况进行选择生育期适宜,高产稳产、抗病抗倒、品质优良的品种。2、不重茬。豆类具有根瘤固氮作用,残根残叶对培养地力有良好作用,是小麦、谷子、玉米等作物的极好茬口。但是,豆类重茬,特别是多年重茬减产严重。3、巧播种。土壤水分是豆类出苗好坏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先浇足底墒水,再播种就能确保全苗。根据土壤墒情和当时降雨情况,通过播种的灵活掌握,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1)根据土壤墒情巧播。抢墒播种:俗话说:“春争日,夏争时”,抢墒播种要“争分夺秒”。麦收后土壤水分在18%左右,或一次降雨10毫米以上,可抢墒播种,否则一定要造墒播种。对于土壤墒情差的抢墒播种中,出现较大点片面积的缺苗,要及时补籽、补水。(2)巧定播种行距。植株高大、分枝多、株型松散的品种类型,适宜种植行距较大些,反之,种植行距要缩小。如齐黄33株高90厘米左右,分枝2-4个,种植行距一般在45-50厘米;鲁宁1号号株高70厘米,分枝2-3个,行距在40-45厘米较适宜;徐豆13株高80厘米,株型紧凑,行距在30-40厘米较适宜。另外,土壤水肥条件好,行距适当加大,水肥条件差,行距适当缩小。(3)巧定播种量。豆类一般亩播量4-6公斤。一般分枝多,株型高大松散类型的品种,留苗密度小一些,反之,株型紧凑,分枝少,以主茎结荚为主的品种,留苗密度大一些。整地质量差,土壤墒情差,或种子发芽率低,应选择较大播量。反之,选择较小播量;种子粒大,播量适当增加,反之,适当减小;土壤地力、水肥条件好的地块留苗密度宜小些,反之,宜大些。4、精心管。苗期主攻方向:苗全、苗匀苗壮。技术措施:(1)施足底肥:复合肥15—20公斤。(2)疏密补稀:及时间苗,防止“疙瘩苗”、“拥挤苗”。(3)苗期一般不追肥浇水,蹲苗防倒。对于特殊干 旱年份或底肥不足或有缺肥症状,要及时浇水追肥。(4)及时中耕除草。(5)防治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和苗期蚜虫、红蜘蛛、棉铃虫、造桥虫、菜青虫等害虫。开花期主攻方向:健壮、防旺、增花、增荚开花期高产长相:开花期封垄,结荚期透光。技术措施:(1)关键期追肥:开花期至花后10天,根据田间长势适时、适量追施尿素5—10公斤。(2)对于密度大,节间长,有疯长趋势的地块,开花初期喷施抑制剂(多效唑)防止旺长。(3)结荚期喷施抗逆性调节剂或微肥,增花、增荚、增粒重。(4)防治棉铃虫、造桥虫、菜青虫、豆荚螟等要掌握最佳时期、应用高效低毒农药、复合用药的原则。鼓粒期主攻方向:保绿叶、防落荚、防秕荚、增粒重鼓粒期高产长相:荚多粒多,高而不倒。技术措施:(1)喷施抗逆性调节剂或微肥,保绿叶、防落荚、增粒重。(2)结荚鼓粒期,温度高,蒸发快,及时浇水。掌握“无风快浇,风大停浇”的原则,防治后期倒伏。(3)防治豆天蛾。(4)拔除田间杂草。成熟期主攻方向:粒粒归仓,保质增效技术措施(1)适时收获:整株豆荚、豆粒呈现品种原有色泽,叶片发黄脱落,干物质积累不再增加时,籽粒水分下降,为大豆成熟期。成熟后就可人工收获,机械收获可以晚一些。高油大豆适宜早收(黄熟—成熟),高蛋白大豆适宜晚收(过熟期)。(2)防爆荚:对于爆荚(颤角)品种要提前收获,防止丢粒。(3)防丢粒:要调试好收割机,发现丢粒,找出原因,及时解决。(4)防混杂:在收获、运输、晾晒、筛选过程中,采取有力措施防止混杂。 5、防草害。豆类田间的杂草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马齿苋、灰菜、铁苋菜等杂草。除草不及时(尤其是马唐、牛筋、马齿苋),遇有“连阴雨”,时有发生”草吃苗”现象。杂草控制住了,虫害也就轻了。防止草害的方法,一是结合中耕人工除草,既疏松了土壤,又起到了培土防倒作用。二是化学除草,出苗后,常用除草剂有精禾草克、盖草能、稳杀得、苯达松等。只要按照“选好种,不重茬,巧播种,精心管,防草害”去做,就能达到“苗全、苗壮、密度合理”,实现高产丰收

怎样防治重茬大豆减产重茬大豆植株生长迟缓,矮小,叶色发黄,易感染病虫害,致使大豆荚小,粒小,产量低,一般重茬减产20%-30%。如果连续5年以上将带来毁灭性灾害。在大豆产区土地有限不种重茬很难,利用科学技术,分析重茬减产原因,防治或减轻重茬减产是惟一的出路。
一、大豆重茬减产的原因:一是养分因素。在同一地块上,连年种植大豆,每年都吸收相同养分,因而造成营养元素片面消耗,不能满足大豆生育期对土壤养分的需求;二是病虫因素。大豆重茬的地块,由于以大豆为寄生传染的细菌性斑点病,孢囊线虫病及菌核病等越冬基数较高,并获得继续发病的环境和条件,因而危害越来越重;三是生物因素。大豆连作三年以上,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有很大变化,即F·B菌较多,其中有的降低大豆发芽率,有的浸染根部,导致根腐病。真菌对重茬大豆的生长发育障碍很大,镰刀菌可浸染根部,导致根腐病等。重茬大豆在其生命活动中,植物和微生物分泌的有机物有些是抑制素,使土壤中毒,造成大豆减产;四是植株因素。重茬大豆导致土壤养分单一,物化性状及生物活性改变,病虫、草害严重,大豆植株生育不良,植株矮小,瘦弱,冠层分布不合理,中层叶面积较小叶面积指数小,叶片黄萎,功能期持续时间短,功能弱,同化产物积累少,产量低。
二、防治措施:1、轮作防治: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度,这是解决大豆重茬减产的最有效措施。把大豆面积控制在粮食面积的1/3之内,并进行合理轮作,在土壤耕作上以深松为主体,松、翻、耙起相结合,改善土壤理化性能,促进大豆良好生育。在地块选择上不种重茬,选肥不选瘦,不洼不上岗,种平不种坡,避开病虫害严重地块。2、品种防治:选育,引用大豆良种是减轻大豆重茬危害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在同一地块上,不仅更新品种可以起到缓解重茬危害的作用,就是同一品种,及时更换也能起到减轻重茬为害的效果。3、营养防治: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是减轻重茬关键所在,因此要更多地多积多造多施有机肥,科学施用生物菌肥,能够培肥地力,消除板结,活化土壤,营养元素齐全,促进大豆良好发育,增强抗逆性促进早熟,提高产量,改善品质。4、病虫防治:大豆重茬使某些病虫害加重发生,因此要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首先,要搞好病虫测报,准确地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作出预测预报,指导好防治工作;其次,抓住主要矛盾,进行综合防治;再次备好药械、农药、训好防治员,一旦发生,及时防治。5、栽培防治:要进一步完善推广大豆增产的各种栽培模式,把种子、施肥、耕作、植保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合理地组装起来,科学地加以运用,是减轻大豆重茬为害,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一项主要措施。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白毫银针的采摘与收获季节 下一篇:农村常见的草药——白蒿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