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玉米锈病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和雄花。初期仅在叶片两面散生浅黄色长形至卵形褐色小疱,后小疱破裂,散出铁锈色粉状物(病菌夏孢子),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近圆形或长圆形突起,开裂后露出黑褐色冬孢子。玉米锈病主要在7—8月雨季发病。在有菌源存在的前提下,温度在27℃左右且雨水多、湿度较高时发病迅速。田间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差、地势低洼易发病。用药防治玉米锈病应早防早治,力求在零星发病时及时防治,适用药、烯唑醇、苯甲?丙环唑、苯甲?嘧菌酯、肟菌?戊唑醇粉锈灵等,可以因地制宜选用。发病重时隔10天左右防一次,连续防治2~3次,控制病害扩展。对锈病发生重的田块,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结合病虫害防治,提早用药综合防治预防。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