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0 15:28 作者:李先生
一、症状:菜豆受害后,病株下部叶片先变黄,然后逐渐向上发展。叶脉两侧变为黄色至黄褐色,叶脉呈褐色,严重时,全叶枯焦脱落。菜用大豆枯萎病是系统性侵染的整株病害,剖开病根及茎部,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后期在病株茎的基部溢出桔红色胶状物,即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
二
、发病规律:病菌腐生能力很强,病残体分解以后,病菌仍可在土壤中存活5年左右,种子也可带菌。病菌从根部伤口或根部尖端细胞侵入。日平均气温上升到24~28℃时发病最重。相对湿度80%以上,特别是土壤含水量高时病害发展迅速。低洼地、肥料不足,又缺磷、钾肥,土质粘重,土壤偏酸和施未腐熟肥料时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实行轮作,施足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低洼地可采取高畦或半高畦并覆盖地膜栽培,防止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田间不能积水。
2、土壤消毒:每667平方米土地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千克,或60%防霉宝可湿性粉剂2千克,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千克,加细土50~100千克,拌匀后,均匀施在播种沟内,再盖上一层薄细土,然后播上种子。
3、药剂灌根:田间发现有个别病株时,马上灌药液防治,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60%防霉宝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
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400倍液灌根,每株灌200毫升稀释药液,7~10天后再灌1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