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县今年自开春以来,受厄尔尼诺气象的影响,雨量和下雨频率一直较多、较频,是龙陵十多年来最“阴雨连绵”的一年,龙陵县植保植检站报表显示,上半年小春及作物病虫草鼠害累计发生32.01万亩次,实际造成损失1857.75吨,危害损失比历年增大。针对近期的天气情况结合全县大春农作物布局及我站对大春中后期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分析,并对几个乡镇作了实地调查,大春作物病虫草鼠害重于往年,土温、水温和气温低于历年同期,苗虽齐但整体纤弱瘦细,抗逆性大幅下降,由于土壤水分饱和,植株平均根浅而短,叶片扩散,气孔开放时长,极易倒伏和病源侵染,龙江部分抗性较差的老品种水稻也感叶瘟而落塘,其它乡镇也不同程度发生病虫害危害,且有加重趋势,重点是稻瘟病、玉米叶斑病、稻飞虱、螟虫和纹枯病,其它作物的细菌性病害及杂草危害较重,预测后期可能加重和发生纹枯病,大小斑病、锈病、白叶枯病等病害,爆发粘虫、稻纵卷叶螟、蚜虫、蝗虫、飞虱、叶蝉等虫害。截止7月15日,我县当前大春作物病虫草鼠害累计发生47.72万亩,因病虫杂草为害绝收0.41万亩,针对当前的病虫害发生趋势,加重发生和主次变位发生,以及不可预测的突发性危害机率在增大,为此各乡镇要高度重视,采取积极预防大春作物防冶措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最大限度挽回因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
1、切实抓好分类指导防治: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据病情、苗情,对达到防治指标的地方(田块)及时组防治,实施统防统治,对于玉米病害的防治,要做的早,抓住喇叭口期利于施药的时机及时防治。切实控制病虫基数,把病虫害控制在轻发生价段。
2、加强病虫监测工作:7月18日至8月31日重大病虫生高峰时段,各乡(镇)病虫监测点测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加强田间调查,掌握病虫发生态,指导好大面积病虫害防治工作。
3、选准对口农药及时防治:稻飞虱选用烯啶虫胺、吡蚜酮、吡虫啉、乐斯本等;稻螟虫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单?苏云菌、巴丹、敌百虫、乐斯本等;稻瘟病选用三环唑、硫环唑、富士一号、异稻瘟净等;稻白叶枯病、细性条斑病选用溃枯灵、叶枯宁、噻森铜、农用链霉素等玉米灰斑病、大小斑病、玉米锈病选用甲基硫菌灵、代锰锌、百菌清、丙环唑、苯醚甲环唑等;玉米螟选用3%硫磷颗粒剂在喇叭口期施于心叶内。
4、及时到县植保站领取药械,针对性兑现到田块,采取统防统治的绿色防控手段,及时进行防治。
5、大力宣传和指导农户加强中耕管理,尽量采取物理和机械人工预防,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