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25-02-10 08:55 作者:李先生
近年来,我市经常出现强降水或持续降水过程,导致部分农作物遭受涝灾。农作物遭受涝灾后,导致生长迟缓,叶色变黄,生育期明显延迟,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加强田间管理,以减灾保产,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
一、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在汛期来临之前,抓紧疏通沟渠,确保排水畅通。农作物田间积水,将导致土壤缺氧,会使根的活力下降,叶片变黄,植株萎焉,因此,在遭受涝灾后,应根据积水情况和地势,采用排水机械和挖排水沟等办法,尽快把田间积水和耕层滞水排出去,减少田间积水时间。
二、及时中耕松土。排水后土壤易板结,通气不良,导致水、气、热状况严重失调,必须及早中耕,以破除板结,散墒通气,防止沤根。
三、及时增施速效肥。农作物经过水淹,土壤养分大量流失,再加上根系吸收能力衰弱,及时追肥对植株恢复生长和增加产量十分有利。在植株恢复生长前,喷洒喷施宝叶面肥为主;植株恢复生长后,再进行根部施肥,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以减轻涝灾损失。
四、及时防治病虫害。涝灾过后,田间温度高,湿度大,再加上植株抗逆性减弱,易发生病虫害,此时应加强病虫害防治。选用药剂应根据病虫害发生种类确定。同时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喷施宝等叶面微肥。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