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25-02-09 23:50 作者:李先生
洪涝过后,要降低其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积极开展灾后自救,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一、清沟排水,洗苗扶苗。受淹的稻田在洪水退去后,立即进行清沟排水,减少受淹时间。排涝后,及时进行洗苗扶苗,清除杂物。对移栽时间短,或尚未移栽的连晚秧苗,由于受淹后活力下降,故要注意不能将水排干,以防高温造成稻苗生理失水枯萎。
二、喷施农药,防治病害。稻苗受淹后易受病原菌浸染和危害,特别是白叶枯病、细条病等,要选用对口农药进行防治1—2次,避免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三、补施速效氮肥。根据受灾稻苗的生长情况及单季稻、早稻的生育进程分别对待。单季稻宜补施一次速效氮肥,另增加适量的钾肥,提高稻苗抗逆力,促进稻苗生长,早稻田排水后可用适量磷酸二氢钾和速效氮肥浸出液进行叶面喷施为宜。
四、补栽改种。针对当地受灾情况,实行分类指导。对受灾的晚稻秧田要做好消毒和管理,做好秧苗的余缺调剂,对被冲的秧田要及时采用生育期适宜的品种进行补播,确保晚稻栽插面积。对已冲毁的早稻或单季稻农田,要及时进行清理,根据情况及时改种连晚或夏秋旱粮作物,如玉米、大豆等,做到水稻损失旱粮补。要搞好种子调运和供应,尽早补播,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