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9 16:53 作者:李先生
据7月20-22日湖洋、五里街、县中心测报点在早稻田剥查,结合今年气候及历史资料综合分析如下:
一、发生期:比去年迟2天,盛蛾期20/7-4/8,高蛾期25-29/7,盛孵期28/7-13/8,高孵期1/8-5/8。
二、发生量:预计偏轻发生。早稻第二代螟虫平均白穗率0.1%,高达0.5%;平均亩残留虫量36头,高达300头。应集中防治晚稻秧田及早插本田,减轻第四代螟虫的危害。另,在单季稻的老虫区要注意防治第二代二化螟。望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抓好秧田及本田的防治工作。
三、防治措施:
(一)采摘卵块,并集中处理。
(二)把好晚稻秧田防治关。对螟虫、飞虱、叶蝉、蓟马、稻瘿蚊(山区、半山区)、普矮病等进行兼治。
(三)药剂:1、螟虫:在28/7-13/8采用药剂选一种:18%增效杀虫双200克/亩加水50公斤喷雾,兼治稻蓟马;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亩,兼治稻纵卷叶螟;40%好劳力100克/亩;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50-60克/亩;48%毒死蜱乳油70-90毫升/亩。加水60公斤喷雾。2、稻瘿蚊药剂选用:亩用10%益舒丰1.5公斤拌细沙土20公斤散施;亩用3%米乐尔1.5公斤拌细沙土20公斤散施。3、稻飞虱、黑尾叶蝉药剂选用:亩用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40-50克加水50公斤喷雾。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