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豇豆灰霉病怎样治效果好?豇豆灰霉病防治技巧

2017-01-18 06:30 作者:李先生  

豇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一种蔬菜,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在豇豆种植过程中,灰霉病的出现严重危害了豇豆的正常生长,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豇豆灰霉病的防治技巧,供大家参考使用。

豇豆灰霉病病菌以菌丝、菌核或分生孢子越夏或越冬。越冬的病菌以菌丝在病残体中营腐生生活,不断产出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条件不适病部产生菌核,在田间存活期较长,遇到适合条件,即长出菌丝直接侵入或产生孢子,借雨水溅射或随病残体、水流、气流、农具及衣物传播;腐烂的病荚、病叶、病卷须、败落的病花落在健部即可发病。菌丝生长温限4—32%,***适温度13—21℃,高于21℃其生长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28℃锐减。该菌产孢温度范围1-28℃,同时需较高湿度;病菌孢子5—30℃均可萌发,***适13-29℃。孢子发芽要求一定湿度,尤在水中萌发较好,相对湿度低于95%孢子不萌发。病菌侵染后,潜育期因条件不同而异,1—4℃接种后1个月产孢,20℃接种后7天即产孢;生产上在有病菌存活的条件下,只要具备高湿和20℃左右的温度条件,病害易流行。病菌寄主较多,为害时期长,菌量大,防治比较困难。

【症状】:豇豆叶、茎、花、荚果均可染病,一般根茎部向上先显症,初现深褐色,中部淡棕色或浅黄色,干燥时病斑表皮破裂形成纤维状,湿度大时上生灰色霉层。有时病菌从茎蔓分枝处侵入,致病部形成凹陷水浸斑,后萎蔫。苗期子叶染病呈水浸状变软下垂,后叶缘长出白灰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片染病,形成较大的轮纹斑,后期易破裂。荚果染病先侵染败落的花,后扩展到荚果,病斑初淡褐至褐色后软腐,表面生灰霉。

【防治方法】:由于此病侵染快且潜育期长,又易产生抗药性,目前主要推行生态防治、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防措施。(1)生态防治。棚室围绕降低湿度,采取提高棚室夜间温度,增加白天通风时间,从而降低棚内湿度和结露持续时间,达到控病的目的。(2)及时拔除病株,携出田外烧却。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豇豆得了基腐病该怎样治?豇豆基腐病有效防治技巧 下一篇:富士苹果怎么整形修剪?富士苹果整形修剪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