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与防治措施

2025-02-08 10:05 作者:李先生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典型的真菌性病害马铃薯晚疫病危害叶、茎和薯块。叶片染病先在叶尖或叶缘初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具浅绿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褐色,并产生一圈白霉,尤以叶背最为明显。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不见白霉,且扩展速度减慢。茎部或叶柄染病现褐色条斑。发病严重的叶片萎垂、卷缩,终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发出F·B气味。块茎染病初生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亦呈褐色,慢慢向四周扩大或烂掉。

马铃薯晚疫病主要由种薯带菌,晚疫病菌属低温、高湿型病害,当19~22℃条件下,相对湿度95%以上持续8小时,本病即可发生,发病后10-14天病害蔓延全田或引起大流行,一般减产可达30%—50%。我县7月份以来,连续几次降水,田间湿度大,为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据县植保植检站8月1-2日在大城子、三座店、忙农等乡镇马铃薯田调查:田间发病率30-60%,重发田发病率80-100%,病情指数2-5级,预计发生面积1.5万亩。望各乡镇加强田间病情监测,组织农民按照如下方法进行统防统治。

1、及时发现中心病株。及时封锁、消灭中心病株,是大田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关键。对初发病区,只感染叶片的要摘除病叶,严重的要拔除病株,集中带出地外埋掉或烧毁,并在距发病中心30~50m的范围内,每亩用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100g或选用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0—20g,兑水40公斤或由外向内喷雾,封闭中心病区。喷药时随退行随喷药,出地后把鞋、裤子喷药消毒,防止人为传播菌源。

2、实施连片统防统治。中心病植处理后,要进行一次全面喷药防治。田间大面积发生病害后,要进行连片统防统治。可选用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0—20g,68.75%氟吡菌胺.霉威盐酸盐悬浮剂75g,30%甲霜灵.嘧菌酯悬浮剂100g,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g,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100g,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80—100g,72.2%霜霉威水剂50—60g喷雾防治。为减少抗药性,多种药剂交替使用,间隔7—10天防一次,连防2~3次。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荷花种植全攻略 下一篇:牛大力的最佳挖掘时间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