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生产上的流行性病害,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能为害苞叶和叶鞘,最明显的特征是在叶片上形成大型的梭状病斑,形成灰绿色或水渍状的斑点,直接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引起茎叶黄化干枯,造成玉米早衰和后期倒伏,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预计今年玉米大斑病在我县流行发生;局部地块中度流行。第一次化学防治的适期在8月中旬。
防治建议
1、综合田间管理,打掉玉米下部的发病叶片,并带出田外统一深埋或烧毁,以防病害扩散。在化学防治上,要早动手,早喷药,把药剂防治的时间适期前移,及早进行统防统治。可选用25%丙环唑乳油40—50ml/亩或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30ml/亩、43%戊唑醇悬浮剂8—10ml/亩、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g/亩,加水30—40㎏喷雾防治,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但要注意互换用药、交替用药,力争防治在病害流行之前,努力减轻其造成的损失。
2、在田间道路宽敞的玉米主产区,要组织专业化防治队伍,统一供水,统一购药,统一提供机防器械,大面积开展统防统治。防治的重点是高水肥地、留苗密度大的地、低洼积水的地,特别是种植先玉335等感病品种地。
3、注意安全用药。目前正值高温季节,田间施药时一定要抽调青壮年劳力,穿戴防护衣服,避开炎热的中午,实行轮换作业,并严禁施药时抽烟、进食。
4、注意农产品安全。田间施药后,十日内严禁采食嫩玉米及玉米田的毛豆、豆角、瓜菜等。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