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怎样防治番茄性斑疹病?番茄性斑疹病防治

2017-01-17 23:51 作者:李先生  

番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在番茄种植过程中,细菌性斑疹病的出现严重危害了番茄的正常生长,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的防治技巧,供大家参考。

1、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的发生规律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的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病菌可在番茄植株、种子、病残体、土壤和杂草上越冬,在干燥的种子上可存活20年,可随种子作远距离传播。播种带菌种子,幼苗即可发病,幼苗发病后传入大田,并通过雨水、昆虫、农事操作传播,以致造成流行;在田间只要初有10%的植株发病,就可传染到整个地块,温度25℃以下、相对湿度80%以上的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

2、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的危害特点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又叫细菌性叶斑病,它主要危害叶、茎、花、叶柄和果实。叶片感病,产生深褐色至黑色不规则斑点,直径2-4厘米,斑点周围有或无黄色晕圈。叶柄和茎秆症状相似,产生黑色斑点,但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病斑易连成斑块,严重时可使一段茎秆变黑。花蕾受害,在萼片上形成许多黑点,连片时,使萼片干枯,不能正常开花。幼嫩果实初期的小斑点稍隆起,果实近成熟时病斑周围往往仍保持较长时间的绿色。病斑附近果肉凹陷,病斑周围黑色,中间色浅并有轻微凹陷。

3、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加强检疫,防止带菌种子传入非疫区;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建立无病种子田,采用无病种苗;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整枝、打杈、采收等农事操作种要注意避免病害的传播;在干旱地区采用滴灌或沟灌,尽可能避免喷灌。

2)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选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600倍液,或20%噻菌灵(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0.3%-0.5%氢氧化铜溶液进行防治,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喷3-4次。

3)种子处理

用55℃温水浸种30分钟,或用0.6%醋酸溶液浸种24小时,或用5%盐酸浸种5-10小时,或用1.05%次氯酸纳浸种20-40分钟。浸种后用清水冲洗掉药液,稍晾干后再催芽。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花生什么时候收获,什么时候收获的花生好吃 下一篇:怎样防治生菜腐烂病?生菜腐烂病有效防治措施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