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水稻稻曲病防控技术

2025-02-07 13:37 作者:李先生  

1.危害症状  该病只发生于穗部,为害部分谷粒。受害谷粒内形成菌丝块渐膨大,内外颖裂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后包于内外颖两侧,呈黑绿色,初外包一层薄膜,后破裂,散生墨绿色粉末,有的两侧生黑色扁平菌核,风吹雨打易脱落。  2.病原  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瓜亡革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3.发病规律  病菌以落入土中菌核或附于种子上的厚垣孢子越冬。翌年菌核萌发,侵染为害。  菌源:上一年发病重的地块,种子带菌多,可能发病严重。  寄主抗性:糯稻发病重,抽穗早的品种发病较轻。一般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发病重。秆矮、穗大、叶片较宽而角度小,耐肥抗倒伏和适宜密植的品种,有利于稻曲病的发生。此外,颖壳表面粗糙无茸毛的品种发病重。  栽培因素:密度过大,灌水过深,尤其在水稻颖花分泌期至始穗期,施氮过量或穗肥过重加重病害发生。连作地块发病重。  环境因素:稻曲病菌在温度为24-32℃均能发育,以26-28℃最为适宜,34℃以上不能生长。在水稻抽穗扬花期,雨日、雨量偏多,田间湿度大,日照少一般发病较重。  4.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降低穗期的氮肥用量。(2)选用无病种子。应从无病田留种,种子田一旦发现病粒,要及时摘除,深埋土中或烧埋;可结合防治恶苗病进行种子消毒。(3)药剂防治。稻曲病在破口期前5-7天用药防治一次,破口期再普遍用药一次。在水稻孕穗末期至破口期,用30%丙环·咪鲜胺40-50mL/亩,或20%烯肟·戊唑醇(爱可)20mL/亩,或井冈·丙环唑(稼洁)30g/亩,或30%苯甲·丙环唑乳油(嘉润)15-20mL/亩喷雾。若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喷;如果品种感病,预报水稻孕穗至抽穗期有5天左右降水天气需进行药剂防治。稻曲病的发生与水稻破口期前后的雨日、雨量有很大关系。雨日雨量增大,病害明显加重;施药时田间应有3-5cm水层,并保水3天。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探秘猫眼草,又名何其多? 下一篇:海椒的病毒病用什么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