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2025-02-07 06:07 作者:李先生  

据近年科技人员田间调查,玉米大小斑病在个别地块及品种危害较严重,轻的地块发病率达20-25%,重的地块感病品种发病率达80%(以大斑病为主),预计中等偏轻发生,个别地块及品种中等发生。玉米大小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有时也发生在叶鞘和苞叶上。一般病斑先由中下部叶片发生,逐渐向上漫延,严重时叶片迅速干枯,使植株青干早衰枯死,影响灌浆,造成减产,一般减产幅度可达15-30%。玉米大小斑病都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土壤和玉米秸秆上越冬。病菌在自然条件下可存活1-2年。玉米收获后,残体上仍能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并可萌发。大斑病初侵染源主要是村庄附近的玉米秸垛和田间的病残组织,种子上粘带的病菌一般对传病不起作用。而小斑病可由种子传播,并引起幼苗枯死。大、小斑病在玉米苗期即可发病,病菌借风雨传播,由玉米叶的气孔及表皮侵入。先形成中心病株,以后继续蔓延,可形成多次再侵染。潜育期5-11天,条件适宜时即可发病。发病越早,对玉米产量影响越大。一般田间湿度大,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差,有利于发病。后期缺水,脱肥植株早衰的田块发病早而重。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栽培防治: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组织,并深翻土壤。合理密植,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性。(3)、化学防治:可用退菌特,多菌灵、托布津等杀菌剂防治。由于玉米大、小斑病流行时玉米植株高大,不好施药,要在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打药,压低菌源。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碳水化合物大讨论 下一篇:苹果树干什么颜色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