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甘薯紫纹羽病怎么办?防治甘薯紫纹羽病注意事项

2017-01-17 15:05 作者:李先生  

甘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田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非常广泛。在甘薯种植过程中,紫纹羽病的出现严重危害了甘薯的正常生长,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甘薯紫纹羽病的防治技巧,希望对大家种植甘薯有所帮助。

甘薯紫纹羽病,俗称“红筋网”、“留皮”等。

寄主作物:甘薯、马铃薯、大豆、花生、棉花、桑、茶、果树、林木等。

病害诊断:为害薯块和地下茎。病株表现茎叶萎黄,停滞不长。地下薯块表面缠绕白色纱线状物,以后线状物逐渐变粗,颜色渐变成红褐色至紫褐色。患病薯块由上而下,自外向内逐渐发展以至薯肉腐烂,发出酒精味,薯皮因包有菌膜,质地坚韧。表皮破裂后,腐烂薯肉流出,仅空存“僵壳”。地下茎、根须染病,皮层易脱落。

致病菌为桑卷担菌。菌丝初时无色,老熟后紫褐色。菌丝集成的菌索长纱线状,不规则分枝。菌索后期集结形成子实体,上有发达的子实层,在子实层上并列着生着担子,担子圆筒形,担孢子单胞,无色,长卵形。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索和菌核依附于病薯、病拐子上,或以拟菌丝遗落土中越冬。病菌在土中可存活4年。翌年越冬菌索和菌核产生菌丝体,菌丝体集法形成的菌丝束,在土壤中延伸,接触寄主的根后即可侵入为害。一般先侵染新根的柔软组织,后蔓延到主根。病、健根接触或从病根上掉落到土壤中的菌丝体、菌核等,也可由土壤或雨水、灌溉水流传播。病残体沤肥未经腐熟施入田间也可传播。另外,在病田放牧牛羊,或人进出病田,也会把病菌传到无病田。

病菌在土壤中适应性强。低洼潮湿、积水地、砂质土、土层薄浅地发病重。植株缺肥,生长不良发病重。与桑、茶混种或间作容易发病,甘薯连作发病加重。酸性土壤利于发病。

防治措施:

(1)严格挑选种薯,剔除病薯,无病土育苗。

(2)不宜在发生过紫纹羽病的桑园、果园以及大豆、马铃薯等地块栽植甘薯。***好甘薯与粮食作物倒茬。重病地应与禾本科作物进行4年以上轮作。

(3)施足充分腐熟粪肥及碱性肥料,如草木灰等。

(4)田间发现病株,应及早挖去,不要等到形成菌核再挖。并应将带菌土壤一并挖尽,再填入无病土。病株周围土壤灌20%石灰水消毒。

(5)发病初期在病株四周开沟阻隔,防止菌丝体、菌索、菌核随土壤或流水传播蔓延。

(6)发病初期可用36%甲基托布津悬浮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0%防霉宝水溶性粉剂800倍液灌根。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豌豆芽枯病危害大,豌豆芽枯病的病症及防治 下一篇:怎么栽培蒜苗产量高?栽培青蒜苗的技术要点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