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6 11:10 作者:李先生
今年第一代棉铃虫发生概况:一代卵高峰期发生在5月25日-6月10日,幼虫危害高峰期于5月25日-6月15日,主要在小麦、棉花上发生。截止6月12日,虫情测报灯下日诱蛾平均数量为31头,雌雄比例为2:1。一代成虫羽化高峰期在6月10日-6月25日。
一、预测预报预计今年棉铃虫二代将在棉田中度偏轻发生(一级),在部分棉田将中度发生(2级);在玉米和蔬菜田将中度发生(3级)。预计棉田发生面积5.3万亩次,蔬菜田发生0.44万亩次。预测棉铃虫二代卵高峰期:7月3日-7月5日、幼虫危害高峰期:7月5日-10日,较2015年早10天。
二、防治建议1、加强水肥管理,及时化控,防治棉花徒长、降低田间落卵量。2、切实抓好棉铃虫一代成蛾诱杀工作,各乡(镇)务必于6月30日前,进一步做好已挂(放)的杀虫灯的检修及维护工作,通过对一代成蛾的有效诱杀,减少危害基数。3、要重视玉米诱集带的各项田管工作,建议各乡(镇)在6月底至7月上旬时段内,对玉米诱集带进行一次药剂防治或人工捕虫,通过集中灭杀,减轻棉田棉铃虫的发生及危害程度。4、及时对棉田棉铃虫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和田间普查,当棉田百株有虫5-8头,卵粒20-30粒时,要进行药剂桃治。其中对天敌数量较多的达标田,在棉铃虫卵孵化期或幼虫3龄前,可选用生物药剂如NPV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每亩50-70克兑水50公斤等进行喷雾防治。对3龄以上幼虫比例较大的棉田,组织人工捕捉、严禁见虫就打药或盲目大面积喷施化学农药的现象、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