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山,营养丰富,既可当蔬菜和粮食食用,又可作中药材,还可加工成食品,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前景看好。由于淮山块茎生长的垂直向地性,我县传统栽培方法是种在地下水位低,土层深厚的冲积沙土,块茎生长较深,采收劳动强度大,且易损伤块茎,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淮山产业的大面积发展。近几年,我县农业局技术人员引导农民开始采用淮山浅生槽栽培技术,浅生槽栽培就是人为地改变淮山块茎垂直向下生长为靠近垄面土层一定顷斜度定向生长,利用浅土层日夜温差大、土壤疏松、通透性好的优势,使淮山长薯快、收获容易、能在多种类型土壤大面积推广种植,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其栽培技术方法如下:
一、选种催芽1、选择健康薯块为薯种,切块,每块约40克,切口蘸石灰或草木灰。种植前先催芽,催芽前将薯种浸入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10分钟,取出晾干备用,催芽可在室内将薯块铺成15厘米厚度后盖上湿稻草,或室外在铲平的畦面上,铺上10厘米厚度后覆盖细土5-10厘米,再盖上湿稻草,长出芽眼时即可移植。2、备好浅生槽。根据淮山不同品种块茎的规格选用不同规格的浅生槽。
二、整地放槽1、淮山对土壤要求不很严格,浅生槽栽培无论砂土、壤土、粘土、土层深浅、地下水位高低都可种植,但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土壤产量较高。2、种植一般种单行,浅生槽长1米,单行每畦包沟1.4-1.7米,沟深15-30厘米。地势高、地下水位低、砂土、排水方便,则畦可小、沟可浅;地势较低、土质较粘、地下水位较高、不易排水,特别是在水田种植的畦应大些、沟宜深些。3、按株距18-20厘米用小锄头开挖宽约7厘米、长120厘米的平行斜小沟,用于放置浅生槽,斜度为15度左右,每亩可挖1800-2000条平行斜小沟。4、浅生槽内置入松软填料,对保证薯条正常生长,外形饱满光滑非常重要,特别是较粘较硬的土质、浅生槽放置斜度较小时更加有必要。松软填料可选用粉砂加木糠或谷壳糠混和而成。如果有质地松软的粉砂,可不用加木糠或谷壳糠,单纯用粉砂作松软填料。5、施基肥:应用浅生槽定向栽培的淮山的吸收根主要分布在表土层,基肥无需深施,施到土层5-15厘米即可。放入松软填料后,结合回填泥土,每亩均匀撒施腐熟鸡粪200-300公斤作基肥。回填泥土时覆盖5-10厘米土层,浅生槽上端留下播种标记准备种植。
三、种植1、种植时间。宜在3月下旬至5月中旬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当气温回升到12℃以上,地温稳定达到10℃以上时选择晴天或阴天种植,一般要避免烈日暴晒,宜选择下午种植。2、种植方法。在浅生槽上放置带芽种薯小块,要求种薯小块种皮向下,芽和切面朝上,覆盖泥土5-10厘米厚。种植时每株只留1个健壮的幼芽,多余幼芽彻底摘除,覆盖泥土时注意不要把幼芽弄断。
四、田间管理1、除草:种植后1-2天在土壤潮湿时或雨后用90%乙草胺乳油350倍液兑水喷雾。2、搭架引蔓、整枝:种植10-20天后,当苗高10厘米左右时,应及时插篱竹搭架,插篱竹时要注意不能插在浅生槽上。3、施肥培土。齐苗后每20-30天追肥一次,连施3-4次,每次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5-10公斤。种植后120天左右开始转入块茎生长期时重施攻薯肥,亩施20-3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生物有机肥100公斤。施肥应在雨后或灌水后,同时应及时进行培土。覆盖在浅生槽上的土层保持10-15厘米厚。4、水分管理。淮山较耐旱,对水分要求不严,苗期和块茎生长初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好,但块茎进入生长旺盛期以后,应保证有充足水分均匀供应。9-11月是淮山块茎快速伸长膨大期,特别要保持土壤湿润,如水源不足对产量影响较大,因此有条件的应尽可能安装滴灌或微喷灌保证水分供应。块茎收获前10天左右应停止浇水,以利采收后销售或贮藏。
五、精细采收一般可在12月左右开始采收,采收期可持续到次年4月。采收时宜在晴天上午,把浅土层稍微翻开后,就可将整条淮山块茎轻松取出,就地晾干表皮水分后,对薯块进行分级包装贮运。收获时,应尽量减少薯块的破损率,轻装、轻运、轻卸,防止块茎产生机械伤。采收淮山块茎后保留浅生槽在畦中,翻晒一段时间后重新加入松软填料并覆盖泥土,待适宜季节时可继续种植,2-3年内可不用重新整畦放入浅生槽(浅生槽可连续使用3-5年)。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