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的暴雨侵袭,我县遭遇特大洪灾,鉴于我县目前一季稻正处于分蘖盛期,受涝灾影响大。稻苗被水淹后,整个水稻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植株生长衰弱,抵抗病害和不良环境的能力降低,在长期积水缺氧的情况下,严重的可以造成死苗。因此,一旦被淹要采取以下防范和保护措施:
(1)及时排水。及时排水抢救,要尽量把叶片多露出来,以保证叶片的有氧呼吸,最好能将水位降到稻苗生长点位以下。减少秧苗受淹天数,减轻作物损失。若在阴天,要一次性排除积水。但在雨后突晴,尤其是大太阳天的情况下,泥面必须保留浅水,防止禾苗脱水死苗。
(2)打涝飘浮物、洗苗。在排水的同时,打捞浪渣,梳理禾苗,使其免遭埋压,顺利生长。同时在退水刚露苗尖时,进行洗苗,可用竹竿来回振荡,洗去沾污茎叶的泥沙,对稻苗恢复生机效果较好。一般在水质混浊、泥沙多的地区,容易积沙压伤秧苗。
(3)查苗补缺。目前我县一季稻处于分蘖期,受涝后逐田块检查,如发现缺株,要立即补齐。一是分株,就是在未受涝或涝轻的田里,选取生长良好,正在分蘖的稻株,分出部分移栽到缺苗的田中。二是移苗补田,如果缺苗严重,可将几块田里的稻苗移到一块田里,空出的田块改种其它作物。
(4)补施肥料。排水后稻苗恢复生机,即进行一次轻露田,以增强土壤透气性和根系活力,轻露田后结合灌浅水补追一次速效肥料。一般处于分蘖期的田块每亩可追施尿素5.0公斤、氯化钾5.0公斤。
(5)病害防治。受淹水稻田要及时预防细菌性病害,水淹后大量的细菌可从禾苗的伤口侵入或者在禾苗的抵抗能力下降的情况下从水孔、气孔侵入,因此必须喷药预防。药剂可选用叶枯唑、噻菌铜悬浮剂、噻唑锌、松脂酸铜等兑水喷雾。可以在喷药的同时加施低浓度有机叶面肥,促进恢复生长。我县要注意水稻白叶枯病,纹枯病也可能重度发生,要及时用药防治。由于我县一季稻防治时间安排了7月4-8日,因此,本次灾后病虫具体防治方法可结合桃江县7月统一防治战役。
(6)灾后及时补种改种。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