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7 00:09 作者:李先生
为保证番茄果实无害,每种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采取非的综合防治措施。用药时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选用适宜的药剂种类剂型、浓度、用药量和安全间隔期。
番茄的主要病虫害有以下几种。
1、番茄病毒病
是由烟草花叶病毒及黄瓜花叶病毒侵染的病毒病。有花叶型、蕨叶型和条斑型。
(1)危害症状
主要症状为卷叶,落蕾落花,果实形成花脸或腐烂。病毒在土壤中的病株残体上越冬(烟草花叶病毒),或在多年生宿根植物体内越冬(黄瓜花叶病毒)。由土壤或种子带毒,接触传染及蚜虫传毒。在高温、干旱条件下发展迅速。
(2)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安排栽培季节时,尽可能使幼苗期避开高温多雨时期。种子先用清水浸泡3~4小时,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30分钟,洗净后催芽。实行3~4年轮作,同时注意清洁田园和加强栽培管理。治蚜防毒,或利用弱毒系接种,提高抗性。
2、番茄晚疫病属真菌性病害。
(1)危害症状
植株下部叶片的叶尖或边缘先出现水浸状病班,后变成褐色。潮湿时病斑上生白霉。病原在前茬茄科作物上越冬,借风、雨水传播。病株上的孢子囊进一步蔓延。发病条件是较长时期空气相对湿度在75%以上,气温在15℃~25℃
(2)防治方法
勤检查,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淋病叶和喷药。常用药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安全全间际期为7天),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安全间隔期为14天),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等。实行3~4年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
3、番茄青枯病属细菌性病害。
(1)危害症状
植株突然萎蔫,潮湿时病茎叶出现褐色条纹,根茎内维管束变褐,并有白色黏液。病原存在于土壤中,借根茎的伤口侵入,通过雨水或灌溉水传播。高温多湿条件下发病快。
(2)防治方法
实行3~5年轮作。选干燥疏松地块栽培。及时病株,并用石灰消毒。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病力。
4、番茄灰霉病
(1)危害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果实和叶片,果实被害部变白软腐,后期在果上形成灰色霉层。叶片发病时,由叶尖开始,病斑呈“V”字形,灰褐色,并有轮纹,严重时叶片枯死。在高温(25℃~28℃)、高湿条件下发病重。
(2)防治方法
发现病斑后,尽早摘除病叶,病枝及病果,集中深埋或烧毁。常用药剂有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安全间隔期为3天),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安全间隔期为25天)。每7~10天喷1次。
5、棉铃虫俗称钻心虫。
(1)为害症状
以幼虫钻人果内引起果实腐烂。其幼虫体长30~40毫米,体色有淡绿色、淡红色及黑紫色。以蛹越冬,1年多代。
(2)防治方法
黑光灯诱杀成虫。进行冬耕冬灌,减少越冬蛹。在幼虫孵化感期,喷90%敌百虫晶体(成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安全间隔期为7天),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安全间隔期为5~6天),青虫菌粉剂400~500倍液等。
6、白粉虱
(1)为害症状
白粉虱主要是刺吸叶片汁液,轻者叶片褪绿,重时叶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死亡。还能引起煤污病。
(2)防治方法
轮作,培育无虫苗。常用药剂有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安全间隔期为20天),20%哒蟎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安全间隔期为3天),2.5%联苯菊酯乳油3000倍液(安全间隔期为7天)。
果实的贮存
露地番茄的果实在一般情况下,应随收随上市,以保新鲜。但在有霜地区的霜前,果实很难上色,为避霜冻又不能继续在植株上生存时,才适合贮存。一般可把青果收下,堆放到温暖有光的地方,待着色后上市。成熟果实也可在8℃~12℃下短期贮藏。
采种
番茄的生产用种,原则上都应用商品种子,尤其是一代杂种,只能由制种单位供给。在商品种子没有保证,即使有也是常规品种时,生产单位也可自己采种。具体做法是:穗果成熟前,在露地生产田块中心部位,选生长适中,坐果好(不用生长素条件下),果形和果色正,无病虫害的植株作母株,挂牌标记。穗果不留种,第二穗和第三穗果实成熟时,选优株上的优果留种。一般每250~300千克果可采收种子1千克。留种果充分成熟后,剖果取籽。将带籽果浆放人耐腐蚀的瓷缸内,定期搅拌,自然发酵2~3天,种子与黏膜能分离时,及时冲洗干净,晒干后装袋挂牌,贮于通风凉爽处。常温条件下可贮存2~3年。为保证番茄果实无害,每种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采取非的综合防治措施。用药时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选用适宜的药剂种类剂型、浓度、用药量和安全间隔期。
番茄的主要病虫害有以下几种。
1、番茄病毒病
是由烟草花叶病毒及黄瓜花叶病毒侵染的病毒病。有花叶型、蕨叶型和条斑型。
(1)危害症状
主要症状为卷叶,落蕾落花,果实形成花脸或腐烂。病毒在土壤中的病株残体上越冬(烟草花叶病毒),或在多年生宿根植物体内越冬(黄瓜花叶病毒)。由土壤或种子带毒,接触传染及蚜虫传毒。在高温、干旱条件下发展迅速。
(2)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安排栽培季节时,尽可能使幼苗期避开高温多雨时期。种子先用清水浸泡3~4小时,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30分钟,洗净后催芽。实行3~4年轮作,同时注意清洁田园和加强栽培管理。治蚜防毒,或利用弱毒系接种,提高抗性。
2、番茄晚疫病属真菌性病害。
(1)危害症状
植株下部叶片的叶尖或边缘先出现水浸状病班,后变成褐色。潮湿时病斑上生白霉。病原在前茬茄科作物上越冬,借风、雨水传播。病株上的孢子囊进一步蔓延。发病条件是较长时期空气相对湿度在75%以上,气温在15℃~25℃
(2)防治方法
勤检查,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淋病叶和喷药。常用药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安全全间际期为7天),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安全间隔期为14天),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等。实行3~4年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
3、番茄青枯病属细菌性病害。
(1)危害症状
植株突然萎蔫,潮湿时病茎叶出现褐色条纹,根茎内维管束变褐,并有白色黏液。病原存在于土壤中,借根茎的伤口侵入,通过雨水或灌溉水传播。高温多湿条件下发病快。
(2)防治方法
实行3~5年轮作。选干燥疏松地块栽培。及时病株,并用石灰消毒。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病力。
4、番茄灰霉病
(1)危害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果实和叶片,果实被害部变白软腐,后期在果上形成灰色霉层。叶片发病时,由叶尖开始,病斑呈“V”字形,灰褐色,并有轮纹,严重时叶片枯死。在高温(25℃~28℃)、高湿条件下发病重。
(2)防治方法
发现病斑后,尽早摘除病叶,病枝及病果,集中深埋或烧毁。常用药剂有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安全间隔期为3天),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安全间隔期为25天)。每7~10天喷1次。
5、棉铃虫俗称钻心虫。
(1)为害症状
以幼虫钻人果内引起果实腐烂。其幼虫体长30~40毫米,体色有淡绿色、淡红色及黑紫色。以蛹越冬,1年多代。
(2)防治方法
黑光灯诱杀成虫。进行冬耕冬灌,减少越冬蛹。在幼虫孵化感期,喷90%敌百虫晶体(成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安全间隔期为7天),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安全间隔期为5~6天),青虫菌粉剂400~500倍液等。
6、白粉虱
(1)为害症状
白粉虱主要是刺吸叶片汁液,轻者叶片褪绿,重时叶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死亡。还能引起煤污病。
(2)防治方法
轮作,培育无虫苗。常用药剂有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安全间隔期为20天),20%哒蟎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安全间隔期为3天),2.5%联苯菊酯乳油3000倍液(安全间隔期为7天)。
果实的贮存
露地番茄的果实在一般情况下,应随收随上市,以保新鲜。但在有霜地区的霜前,果实很难上色,为避霜冻又不能继续在植株上生存时,才适合贮存。一般可把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