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6 23:38 作者:李先生
白羽蛾是在红薯生长期间会出现的一种虫害,严重影响了农户们种植红薯的效益,阻碍了红薯种植产业的发展。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红薯白羽蛾的生活习性、红薯白羽蛾的为害特点。
红薯白羽蛾生活习性:
年生5—6代,以蛹或少数幼虫在枯薯叶或过冬薯苗地上越冬。翌年6—7月薯田出现幼虫,秋季尤多,到了12月下旬田问仍可见到。老熟幼虫喜在枯叶或新鲜红薯叶上化蛹,羽化后成虫白天在薯田飞翔,羽化当天即交配,经2—3天后,把卵产在嫩叶叶背侧脉边,单产或2—3粒在一起。完成一个世代需时20多天。喜冷凉气候。
红薯白羽蛾为害特点:
幼虫取食红薯藤蔓嫩叶,但不潜入未展开嫩叶内为害,食痕成网状小孔或造成叶片穿孔或干枯,影响生长发育。
红薯白羽蛾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mm,翅展18mm,全体白色密被白鳞片,前翅、后翅似白色鸟羽,前翅距翅基2/5处分为2支,其上杂有2、3个黑色斑点,末端后卷;后翅3支,周缘具白鳞毛。4—7腹节腹面两侧各具黑斑l对。足细长,后足尤为突出。卵长3.5mm,扁长圆形,浅蓝色。幼虫共5龄,末龄幼虫近老熟时暗绿色,体长10mm左右,各节上均生毛瘤,前胸、中胸、后胸节上各具4对,第1-8腹节上各有5对,瘤上生刚毛。蛹长10mm,头端方平,体背各节上具2对毛瘤并有3—4个紫色斑点,全体苹果绿色。
红薯白羽蛾防治方法:
(1)薯田虫口密度不大时,无需单独防治。
(2)必要时可喷洒5%锐劲特悬浮剂,每667m2用药50—100ml,防效好,同时还可兼治红薯麦蛾、红薯绣夜蛾幼虫等。
红薯白羽蛾的生活习性、红薯白羽蛾的为害特点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