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吸浆虫是小麦上的主要害虫,以幼虫吸食麦粒浆液,出现瘪粒,严重时甚至造成绝收。蛹期土壤药剂处理和成虫期药剂防治是小麦吸浆虫防治的关键,蛹期使用比较长效的农药做土壤处理,对集中羽化出土的吸浆虫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麦株高,土壤处理比较麻烦费事,且防治成本较高,因此绝大多数农民不进行蛹期防治。吸浆虫成虫羽化后1天即交配产卵,由于成虫期时间短而掌握不好防治适期,导致防治效果不好。近几年,每年都有因为小麦吸浆虫防治不好而导致绝收的地块。因此,我们好大力宣传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技术,坚持“蛹期防治为主,成虫期防治为辅”的原则,做好小麦吸浆虫的防治工作。 防治方法: 1.蛹期防治。亩用2.5%甲基异柳磷粉剂1-2公斤或5%毒死蜱颗粒剂600-900克,加田边、地头湿润细土20-25公斤混匀,田间均匀撒施于土表,注意不要撒到麦叶上。施药应在上午10时以后田间无露水时进行。施药后浇水,以确保防效。 2.成虫期防治。(1)喷雾:当小麦抽穗率达50%(成虫盛发期)时用药防治。可选药剂:40%氧乐果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防治时要小麦全株着药,喷匀打透,亩药液量不少于30公斤,同时可兼治麦蚜等害虫。 (2)熏蒸:亩用80%敌敌畏乳油100-200毫升,兑水1-2公斤搅匀后,喷拌在25公斤细土(或麦糠)上,于傍晚前后把毒土(糠)撒于麦垄熏杀成虫。此法要现配现用。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