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7 19:00 作者:李先生
白翅叶蝉的寄主
水稻、小麦、大麦、甘蔗、英白、玉米、油菜等。
白翅叶蝉的为害特点
成、若虫刺吸叶片汁液,受害叶片初现零星小白点,后连成点状条斑,或白色条斑最终变为褐色,影响生长发育和千粒重。稻麦两熟和双季稻混栽区,二季晚稻受害重,晚熟中稻居次。早播、早插秧的水稻一般在前期易受害,偏施氮肥,稻苗生长旺盛的虫口数量多,受害重。天敌主要有蜜蜂、捻翅虫、异色瓢虫、多种蜘蛛等。
白翅叶蝉的防治方法
(1)早稻、晚稻的秧田,应在拔秧前5天喷药,对压低后期虫口数量有明显效果。
(2)本田的防治应根据虫情适时进行,用药种类和用量参见黑尾叶蝉。
(3)灯光诱杀:白翅叶蝉趋光性强,在成虫发生期可进行灯光诱杀。
(4)药剂防治:注意对稻田、早插田和8、9月间虫量多的田块进行药剂防治。施药适期一般掌握在
二、三龄若虫盛期,在矮缩病流行区,则应在成虫向秧田及早播本田迁飞盛期进行防治。常用药剂有:2%叶蝉散,每亩用药1.5公斤喷粉。10%叶蝉散可湿性粉,每亩150-250克;25%速灭威可湿性粉,每亩75-100克;25%巴沙乳油,每亩100-150毫升;40%扬花乐果乳油,每亩50-150毫升;50%马拉氧磷乳油,每亩50-75毫升;50%马拉松乳油每亩75毫升加40%稻瘟净乳油每亩60毫升混用。以上药剂任选一种,每亩用药量加水60-120公斤喷雾。稻田封行后也可采用泼浇法,每亩用药量加水300-400公斤泼浇。施药时,田间保持3-5厘米深的浅水层3-4天,喷雾时,如田中无水,则每亩药液应在100公斤以上。另外,拔秧或割稻时,在田中留一小块秧苗或稻丛,可使叶蝉聚集其上,然后喷高效低毒农药杀灭。早稻收割时,在附近晚稻秧田和早栽本田田边的数行稻株上施药,组成封锁带,可减少叶蝉飞迁危害。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