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7 11:13 作者:李先生
为了严格执行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特制定如下操作规程: 1、播前准备 1.1、地块选择 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8克/千克,全氮含量> 0.5克/千克,有效磷含量>3毫克/千克,速效钾含量>80毫克/千克,耕层深度大于20厘米,保水保肥,排水条件较好的中、上等肥力的地块,同品种连作周期不超过两年。 1.2、精细整地 2-3年轮番1次的基础上,春季要浅耕耱,精细整地,达到地平,上虚下实,无根茬,无坷拉。 1.3、施足底肥 结合秋耕可将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或播前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000——3000千克,碳酸氢铵60千克,过磷酸钙60千克左右。 1.4、浇足底墒水 播前要浇足底墒水,要求土壤含水量不低于18%,即土壤捏成团,落地即散。 1.5、选用优种 选用优质抗病抗倒性强的品种屯玉88、郑单958、中科11、豫禾988等。 1.6、种子处理 播前晒种1-2天,然后进行拌种。一是15%粉锈宁粉剂拌种,每5千克用25克药剂拌种或使用包衣种子;二是锌肥拌种,每千克种子用硫酸锌6-8克 加水70克 配成水溶液均匀拌在种子上,待晒干后拌种,可显著改善品质,提高籽粒中赖氨酸、色氨酸含量及碳水化合物的比值。 2、播种技术 2.1、播种期 以土壤5厘米地温稳定到6-8℃ 、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即可播种,一般在4月下旬播种,麦垄套种可在5月中下旬。 2.2、适宜播量 播前要做好发芽试验,发芽率在95%以上的种子,亩播量以2.5千克为宜,发芽低于90%以下时,播量要适当增加。 2.3、播种方式 要推广机播,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60厘米,窄行40厘米,株距32—40厘米,亩留苗3500—4000株。杂交玉米种子一般芽鞘短,顶土弱,应适当浅播,播种深度以4—5厘米为宜。 3、苗期管理 3.1、及时定苗,合理密植。幼苗3叶期间苗,4—5叶期定苗,亩留苗3500—4000株。定苗时要留匀留壮,不留大小苗。 3.2、中耕除草,提高地温。为了促苗快长,要勤中耕,多中耕。结合定苗要浅中耕1次,清除杂草,拔节前进行第2次中耕,拔节后要深中耕培土,并要清除掉遗留在行间的杂草和小苗,保证土壤疏松无草。 4、拔节孕穗期管理 在玉米拔节期浇拔节水,并追尿素10千克左右作为苗肥。玉米大喇叭口期是玉米一生需水肥高峰期,也是穗分化的关键期,此时要浇足孕穗水,并追尿素15千克左右。 5、抽穗灌浆期管理 玉米进入开花灌浆阶段,如果土壤缺水,就会使植株干物质积累减少,子粒灌浆不充足,茎秆茎部髓质空枇,致使倒伏。因此,必须浇好灌浆水。 6、及时收获 蜡熟末期收获最适宜,此时千粒重,淀粉含量也高。标准是:玉米乳线消失、籽粒顶端黑色层出现,一般在9月25日左右。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