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25-01-27 10:11 作者:李先生
冬小麦产量构成由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三部分组成,所以麦田管理应围绕如何提高这三因素为主。冬前分蘖以及春后返青至拔节期的分蘖是决定小麦亩穗数的关键阶段,所以返青至拔节期应该通过水肥调控,减少冬小麦无效分蘖,提高有效分蘖率,增加小麦亩穗数,为高产的获得奠定良好基础。
但不同苗情麦田应采取不同措施来起到调控目的。对于播种偏晚、群体较少(单株分蘖3个以下)的弱苗地块,若冬前施足底肥,早春麦田管理要以划锄为主,保墒增温促早发,到小麦起身期即可进行肥水管理,亩追施15~20公斤尿素,如果不是开沟深施,建议追肥后应立即灌水,对于狭长地块应设置畦背,每亩灌水40—50立方,防治大水漫灌造成肥料淋失;对于播期、播量适宜、个体较壮的壮苗地块(单株分蘖3-5个),由于去年降水较多,墒情较好,若冬前施足了底肥,春后管理要注重水氮后移,在小麦拔节至挑旗期(清明节前后)再进行水肥管理,结合浇水亩追施15-20公斤尿素。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