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绿豆尾孢菌叶斑病
症状:病菌侵染叶片后首先产生水渍状小斑,后逐渐扩大,中央灰白色,边缘红褐色。严重时病斑扩展和合并形成大的不规则坏死区域。分支枝和荚也可被害,产生病斑与叶部的相似。由于品种间颗粒状分生孢子器。随着病情发展,一些病斑逐渐相连成为大型不规则的黑色版块;干燥时,发展部位破裂、穿孔或枯死,发病严重的叶片早期脱落。
防治方法:1.收货后清除病残体,深埋或烧毁。
2、重病地与禾本科作物实行轮作。3、适时播种,高垄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施肥。4、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隔7~10d1次,连续防治2~3次。(二)绿豆白粉病
症状:在绿豆生育后期发生,为害叶片、茎和荚。发病初期为点状褪绿,逐渐在病部表面产生一层白色粉状物,开始点片发生,后扩展到全叶。发生严重时,叶片变黄,提早脱落。
防治方法:1、种植抗病品种。2、收获后及时清除残留体,翻耕深埋或集中烧毁。3、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抗性。4、药剂防治:病害发生初期可喷施40%氟硅唑乳油5000~2500倍液、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70%十三吗啉乳油3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