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幼苗的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在定植之前14天左右开始扣棚,调整大棚内10厘米深土层温度达到12℃以上。然后进行整地、施肥、起垄。垄宽60厘米左右,每垄定植3列,定植密度为2800~3200株/亩。定植一般应在晴天进行,拔苗后需要在幼苗根部包上土,以提高茄子的成活率。按照预定位置挖好定植穴,在穴内浇上足量的水,当水位下降到穴深1/2左右时,将带土包的茄苗放入穴中,盖好土,修整垄面。然后覆盖上地膜,打孔后将苗引出膜外,薄膜上部分位置盖上土,压紧。4.定植后的管理定植后的管理对于茄子的产量和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需要加强各项条件的控制,才能提高茄子的产量和质量。(1)温度管理茄子的生长要求有较高的温度,一般以25℃以上为宜,如果温度低于20℃,则生长速度明显降低。但是也不宜超过35℃,超过35℃时虽然生长速度很快,但是茄子色泽不佳,影响质量。因此,在定植后的7~14天,可适当提高棚内的温度及湿度。但此后温度应控制在25~30℃,保证茄子适当的生长速度。(2)水肥管理在定植时到茄苗成活时这段时间之内需要多浇水,基本每天1次,以提高茄苗的成活率。茄苗确定成活后开花之前的这段时间之内,基本不需要进行浇水。如果这段时间内水分过多,则会造成茄苗徒长甚至落花落果。但是,当茄子坐果之后,则需要进行适量浇水,控制空气湿度在50%~70%。茄子的生长对于肥料的需求量较大,在坐果期可配合浇水时追肥1~2次,以促进茄子的生长,提高产量。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