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2 23:47 作者:李先生
土壤有机质含量历来被认为是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主要取决于有机物质的年矿化量和年输入量。根据土壤水分温度测定仪的检测结果显示,随着土壤有机质的不断积累,矿化率也会升高,因为土壤有机质的矿化和矿化率均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升高而增大。目前无论在粮区还是在经济作物区,人们疏于积肥和焚烧秸秆,大量施用化肥肥料,从当季作物的产量看影响不大,从长远利益看,会导致土壤质量的严重下降,养分非均衡化,不利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壤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形成的一类特殊的高分子化合物,它的累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壤肥力。长期氮磷钾肥配施或施用有机肥,都可以提高土壤腐殖质的含量,但有机肥的作用大于氮磷钾化肥,而且不同有机肥料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一般是厩肥的效果大于秸秆。
腐殖质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最活跃部分—胡敏酸的含量,胡敏酸不仅可以增加土壤的吸收性能和土壤保持水分、养分的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土壤结构体的形成。土壤腐殖质大多数与矿物质结合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一结合态腐殖质,即松结态腐殖质、稳结态腐殖质和紧结态腐殖质。重组腐殖质中的松结态腐殖质主要是新鲜的腐殖质,这类腐殖质是游离的腐殖质钙及镁,机械的沉积在复合体表面,以游离态存在,它的活性较大,它的含量是衡量腐殖质活性的重要指标。紧结态腐殖质与土壤矿质是不可逆的化学结合,它可伸入粘土矿物晶层间与粘粒产生最紧密的结合。稳结态腐殖质属于与活性铁、铝氧化物结合的联结态腐殖质和紧结态腐殖质的中间类型。松结态腐殖质含量与紧结态腐殖质含量的比值松紧比是衡量腐殖质活性和品质的又一重要指标,比值大标志着腐殖质活性较高,相反则较低。 通过温湿度记录仪的检测结果来看,长期施用有机肥料土壤中三种形态的腐殖质含量均明显增加,而且松紧比上升,且厩肥的效果大于秸秆。施用化肥也可增加三种形态腐殖质的含量,但松紧比降低。从各结合态碳占总碳的比例来看,施用有机肥使松结态的比例增加,稳结态的比例相对减少,紧结态的比例变化不大。施用化肥松结态和稳结态碳占总碳的比例变化不大,紧结态的比例略有升高。研究也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施,土壤中的三种形态腐殖质的含量均有增加,松紧比值提高。单施化肥,紧结态腐殖质含量增加,但松/紧比值降低。只有在施用较高量化肥的条件下,才能同时促进松结态和稳结态腐殖质的含量。但也有不少学者在棕壤上所进行的试验表明,不论施用何种有机物料,经长期腐解后,松结态腐殖质所占的比例降低,紧结态腐殖质所占的比例相应增加,所以说土壤类型对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也非常重要。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结合土壤养分速测仪,定向培育了土壤质量和功能特点显著不同的农田生态系统,在研究不同施肥制度土壤肥力演化、肥料效应、农田养分循环以及施肥与环境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