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县小麦黄花叶病发生早,比常年提前一个月以上,且发生范围广,呈偏重流行态势,形势严峻。小麦黄化花叶病(又名梭条斑花叶病)是我县早春麦田发生的一种病毒病害,该病小麦秋苗感病,随病情发展,可导致整个病叶发黄、心叶枯死、植株矮化、分蘖减少、茎基部叶片老化变硬等。发病田一般减产10-20%,重者可减产50%以上。目前我县所种植小麦品种抗病性均不强,由于前期田间湿度大,部分麦田低温冻害,并且近期田间湿度大,温度逐渐升高,有利于小麦黄花叶病、小麦纹枯病、麦蜘蛛等小麦病虫害发生蔓延,将对小麦生长造成较大危害。因此应积极组织群众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搞好防治,为今年夏粮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县植保站近期对我县麦田进行了普查,具体情况如下:
1、小麦黄花叶病:平均病田率5.1%,平均病株率13.7%,最高病株率98%,发病面积4.4万亩,和兴、常庄、玉山等乡镇发生较重。
2、其他病虫害:小麦纹枯病:病田率26.3%,平均病茎率17.2%,最高病茎率45%,发生面积23万亩,主要发生在和兴、沈寨、玉山等乡镇。麦蜘蛛:虫田率13.1%,平均每市尺单行小麦虫量16.4头,最高虫量257头,达到防治指标(市尺单行虫量200头)田块占调查田块11.6%,发生面积9.3万亩,主要发生在和兴、阳丰、花庄等乡镇。
防治方法:小麦黄花叶病防治目前尚无有效方法和有效药剂,药剂防治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害发生,并不能根除,目前对已发病田块可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2月下旬温度升高以后,加5%氨基寡糖素75ml或2%菌克毒克200ml,也可按说明书加入病毒快克等药剂,对水50公斤喷雾。或每亩用0.5-0.75公斤尿素+0.2公斤磷酸二氢钾+0.01%云苔素内酯10ml对水50公斤喷雾,可有效降低病毒活性,加快病苗转青;对麦蜘蛛、麦蚜发生较早较重的麦田每亩可加入40%氧化乐果50ml或2.5%氯氟氰菊酯40ml;同时每亩加入12.5%烯唑醇20-30克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克均匀喷雾,可以较好地防治小麦纹枯病。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