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0 20:45 作者:李先生
近年来,随着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乡镇的建立、“放心菜”工程的实施和无公害、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全县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蔬菜农药残留例行抽检中,仍有发现个别样品出现农药残留超标现象。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杜绝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现象的发生。现根据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要求,结合本县生产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采取避毒措施
在遭受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一定时期内不栽种易吸收农药和重金属的作物,减轻土壤残留对蔬菜农残的影响;注意采取防护措施,避免菜地周边其它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造成的间接污染。
二、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措施,避免和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采取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轮作和倒茬、增施有机肥等“健身”栽培措施,提高植株抗病虫害能力;采用防虫网覆盖,频振灯、黄板、性诱剂诱虫等物理防治措施,降低害虫基数;当病虫害达到防治指标,需要用药时,应优先选用生物农药。
三、积极示范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
在病虫害发生需要使用化学农药时,必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并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对具体农药品种规定的使用浓度、单位面积一次用量、每茬允许使用次数、安全间隔期等要求进行用药。
四、掌握收获期,注意避免采后污染
各种药剂因其分解、代谢的速度不同,作物的生长趋势和季节也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安全间隔期,收获时间应在安全间隔期过后。蔬菜产品采收后要注意清洗用水、装运工具、存放场所和包装材料等可能造成的污染。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