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9 23:17 作者:李先生
微量元素肥是现在使用很广泛的肥料之一,微量元素对作物的生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那微量元素肥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下面就跟大家介绍一下微量元素肥的作用。
微量元素是指土壤和植物中含量很低的营养元素,目前研究和使用较多的有铁、铜、锌、锰、钼、硼等6种。微量元素在作物体内含量虽少,但具有很强的专一性,是作物生长发育所不可缺少和不可相互替代的。因此耕种帮建议当作物缺乏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时,生长发育就受到抑制,导致减产和品质下降,严重的甚至绝收。反之,如果这些元素过多,又会出现中毒现象,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还会引起人、畜的某些地方病的发生。
硼能促进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缺硼的一个重要症状是籽实不能正常发育,甚至不能形成,从而影响作物的收成。硼对作物体内糖的合成和运输有促进作用,缺硼时叶绿体退化,影响光合作用。硼可以提高豆科作物根瘤菌的固氮活性,增加固氮量。缺硼时,根瘤不发达,影响固氮量。硼还能增强作物抗逆性。
钼是固氮微生物,特别是与豆科作物共生的根瘤菌固定大气氮素时所必需的。同时又能增进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缺钼时植株矮小,叶片脉间失绿,叶缘枯焦,向内卷曲,呈萎蔫态。
锌能促进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缺锌时作物生长发育出现停滞。
植物叶绿体中含有锰,锰能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时期生长,缺锰时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硝态氮在体内的积累。表现为叶片脉间失绿黄化,有褐色斑点,并逐渐增多散布于全叶,使叶片变成红灰色,叶片皱缩。
铁是叶绿素形成不可缺少的,在植株体内很难转移,所以叶片“缺绿症”是植物缺铁的表现,并且这种失绿首先出现在幼嫩叶片上。另外,铁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有影响。
缺铜时,植株生长瘦弱,新叶发黄,凋萎干枯,叶尖卷曲发白,有坏死斑点。
以上就是微量元素肥作用的介绍,大家在了解之后,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微量元素肥,加以利用。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