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大豆灰斑病发生及防治

2025-01-16 05:44 作者:李先生  


一、发病规律  要想更好地防治此病,必须了解该病发生的规律。该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带菌后长出幼苗的子叶即可见病斑,温湿度条件适宜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但风雨传播距离较近,主要侵染四周邻近植株,形成发病中心,后通过发病中心再向全田扩展。气温15— 30℃ ,有水滴或露水存在适于病菌侵入,气温25— 28℃ 有两小时结露很易流行。生产上病害的流行与品种抗病性关系密切,如品种抗性不高,又有大量初侵染菌源,重茬或邻作、前茬为大豆,前一季大豆发病,花后降雨多,湿气滞留或夜间结露持续时间长很容易大发生。  
二、防治措施  1、根据当地的生态适应性和病害发生情况,选择适宜的抗病丰产品种。  

2、提倡农业防治。与小麦、玉米合理轮作,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收割后及时深翻减少越冬菌量。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加强栽培管理,控制杂草,降低田间湿度。  

3、药剂防治:喷药防治叶部或籽粒上病害,于结荚盛期喷洒36%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40%百菌清悬浮剂6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根据情况可防治1次或2次。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玉米红蜘蛛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果树秋季开返花,原因是啥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