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鳞片繁殖新技术
蓬源镇订塘村科技示范户刘志刚是个油菜种植大户,2014年从亲戚家里弄到了一点百合种苗进行鳞片繁殖,但要到2016年才收获到可用于商品百合生产的种苗。去年我县技术指导员去他家里进行油菜种植技术指导时主动向他询问了百合鳞片育种的情况,刘志刚颇感无奈的说:“从近年行情来看,食用百合生产效益非常好,每亩产值可达三万元左右,但用种量也比较大,成本太高,种苗繁殖跟不上,用鳞片繁殖种苗成本低,适合大面积繁殖,但需要两周年才能用作商品生产,时间太长,如果一年能把鳞片培育成生产商品百合的种苗就好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技术指导员回来后大量收集和查阅有关百合鳞片繁殖的技术资料,结合百合的生长习性和我县的气候特点,特意帮他设计出了一套“沙培法”技术措施。主要是在百合收获后剥下鳞片埋藏在树荫下或室内的沙堆中,利用细沙中特定的温湿度和透气环境提前诱导鳞片产生鳞茎和须根,两个月后再把形成的小鳞茎播种到大田里。由于是首次采用这种技术,生产上还没有人进行实践过,所以刘志刚2014年秋季只繁殖了20来平方的面积,其他的依旧是用老办法繁殖。通过几个月的精心培育,2015年秋季采挖百合种时,采用沙藏法培育的平均鳞茎都有100克以上,完全可以适合做商品百合种苗,而同时用老方法繁育的最大鳞茎也只有40多克,需要再继续繁殖一年才可以用作商品百合的生产。
初战告捷,令刘志刚信心大增,今年秋季在技术指导员的指导下用沙藏法繁殖了0.8亩种苗。附近杨桥镇香花村村民戴永斌等人看到了刘志刚的这个新技术后,特意成立了衡东县福祥百合种植专业合作社,专门进行种苗繁殖。今年8月份从邵阳的隆回县引进了龙牙百合种苗2500公斤在技术指导员的指导下进行沙培法繁殖,目前培育好的小鳞茎已经全部种植到大田里。
通过种苗繁育的技术创新,在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我县百合生产这个传统产业又将焕发出新的活力。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